早拟王褒颂碧鸡,南还无𨚗入蛮夷。
晓行露草荒山外,夜听猿声越水西。
粉署云烟犹自媚,铜驼花月使人迷。
君看车马长安道,何似青门手重携。
【注释】
王褒:西汉文学家,曾作《碧鸡颂》以赞美汉武帝的武功。碧鸡,即碧鸡山,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无𨚗(yín):古时驾车用的木牛或水牛。
荒山外: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铜驼花月:铜驼,指铜驼街,唐代长安城东面大街名。花月,指花朝月夕,借喻繁华的长安。
何似青门手重携:青门,地名,在长安东门外。这句诗用典,意思是说,我还不如在长安城外与朋友相偕而行呢!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诗人因事被贬至睦州,途经建业(今南京),有感于故友沈纯父而作。沈纯父为沈亚之兄,两人交谊甚深,沈纯父曾任睦州刺史,后调任江州刺史。诗人写这首诗就是希望友人能重来建业与他重逢。
首联“早拟王褒颂碧鸡,南还无𨚗入蛮夷。”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也是全诗的感情基调。王褒,字子渊,西汉辞赋家,曾作《碧鸡颂》,赞颂汉武帝开疆拓土,雄才大略,歌颂武帝征伐四方,开拓疆域,统一中国的功绩。这里用“早拟”两字,说明他早就有这样的打算,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碧鸡”,即碧鸡山,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南,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山上有碧鸡祠,传说汉武帝曾在此举行过盛大的祭祀活动。“南还”,即归回南方。“𨚗”,古代一种车,这里代指陆路交通工具。“无𨚗入蛮夷”,意思是说,现在自己虽然身在江南,但是心里想着北方故乡,渴望回到长安去。
颔联“晓行露草荒山外,夜听猿声越水西。”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一段情景描写。“晓行”,即早晨赶路。“露草荒山”,意思是清晨出发,一路上只见荒山野岭,露珠沾满了草丛。“夜听猿声越水西”,意思是到了夜晚,听到猿猴的叫声从远方传来,仿佛是从长安城的西边传来的。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一段情景描写,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也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颈联“粉署云烟犹自媚,铜驼花月使人迷。”这两句是诗人对长安城景象的描绘。“粉署”,指官府,“云烟”比喻官场中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铜驼”,指铜制的骆驼,象征繁华的城市景象。“花月”,指花朝月夕,借喻繁盛的长安城风光。这两句是诗人对长安城景象的描绘,既表达了他对京城繁华景象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官场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
尾联“君看车马长安道,何似青门手重携。”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期望。“车马”,指车辆马匹,这里指来往的行人。“青门”,地名,汉代长安城内城门名,在今西安市西门外。“手重携”意为手拉着手一起走,表示亲密无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看现在长安大街上的车马往来如织,多么热闹啊!但是你却不如我和朋友一起手拉着手走在青门前边呢!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期望,希望友人不要只顾追求功名利禄,而忘记了友情和亲情的重要。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富有哲理性。通过描绘自己在长安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以及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谴责。同时,通过对友人的劝勉和期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