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表
杂花满芳树,四时不改色。有酒须尽欢,春风应可惜。 诗句大意描述了搴芳亭的春日美景,杂花盛开,四季如春,美酒与好景不可辜负,应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关键词意解读: - 杂花:指各种不同种类的花聚集在一起,形容花园中百花齐放的景象。 - 芳树:指树木芬芳,常用于形容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 四时不改色:表示一年四季景色都保持新鲜美丽,没有因为季节变化而改变。 - 有酒须尽欢
【注释】 井干:指古代建筑的一种结构,即方柱上下交错。郭落:指楼台的轮廓。高出:指楼台比周围景物高远。万象:各种事物。无涯:无边。冥心:指心神集中。破昏晓:指从早到晚。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井干何郭落”,是全诗的总领,它点出玄览楼的特点,就是楼体高大而结构精巧。第二句“高出万象表”,写楼的高,更突出它的美。第三句“纵目无涯观”,写楼的远,更突出它的美。这三层,既写出了玄览楼的外形
【注释】 长风送棹歌:船行在长风中,唱着船歌。笭箵(zhài zhào):一种捕鱼的竹器。道是:以为是。江南景:指江南风光。 译文: 大船扬帆,歌声悠扬,满载鱼网归来。如果遇到京城的行人,便说是到江南来游玩了。 赏析: 诗的首句“长风送棹歌”,写江上泛舟的情景。“送”字表明诗人是在送别友人之后才乘兴而来。“棹歌”就是划船时唱的歌,这里是指船夫的号子声和渔歌声。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清丽宁静的自然景象
【注释】吕氏:即吕温,唐代诗人。心文:指吕温的文集。友园:即吕温《与友人游友园序》中的“友园”。亭:指吕温《与李生书》中提及的“亭子山”或“友园亭”。杂咏:即吕温《与陈拾遗书》中提到的“杂咏”,这里指诗。十二首:指吕温《与友人游友园序》中“杂咏”共十二题。溜石:流泉飞泻如瀑布。清泚(qǐ):水名,位于今江西境内。自清:从清源。泚水发源于今江西境内,向东流经永州,入洞庭,又东至湘阴入江。清泚
隔浦风烟暗,桃花自不迷。 壶觞怜小阮,时向竹林携。 注释与赏析: - 隔浦风烟暗:这句描绘了一幅景色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风烟迷蒙地从远处的岸边飘过,使得原本清晰的景色变得朦胧,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之感。 - 桃花自不迷:诗人以桃花自喻,强调其超然物外的本性,不受外界风烟的影响,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独立精神。 - 壶觞怜小阮:诗人以“壶觞”代指酒,表达了对小阮(可能指的是友人中的一位)的深情厚谊
【注解】 嵚埼:山石的棱角。古髯:指老树皮。瑰磊:形容山石高大突兀。离俗:超脱世俗。儿女肠:指人世间的情欲。整衣拜:表示尊敬,因为“须合”二字,有“必须”、“应该”的意思。《汉书·东方朔传》:“朔尝侍殿中,揖王(武帝)曰:‘闻天子重臣,若父子然。’王下阶而迎之,天子待以宾礼。”《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上下来同魏公子辞行,说:‘公子独不见夫巨阳乎,虽然,愿因孺子之存在,得以反于旧都
【注释】 娟娟:皎洁的样子。云间:云层之上。濯濯:晶莹的样子。杖策:拿着手杖步行。神猋:指神飞骏马。翼飞步:形容骑马如飞。 【赏析】 《松月台》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律,此诗为吕氏园中的亭台之作,以咏景为主,写月光下的景色和游人的活动。 首句“娟娟云间月”,写月光皎洁明净。云间,即在云中、云际。月,这里指月亮。 次句“濯濯松上露”,写月光下的松树。濯濯,洁白的样子。 三、四句“杖策时一来
杨溪洞四时歌 其四 四序回环验落花,岩扉苔径足烟霞。 青山不用频招隐,自有寒松共岁华。 注释: 1. 四序:指四季更替。 2. 回环:这里可能指的是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循环,也暗喻生命的轮回或自然界的和谐。 3. 验:观察、体验。 4. 落花:此处可能指的是春天花朵凋谢的景象。 5. 岩扉:岩壁上的小门,形容环境幽静。 6. 苔径:长满苔藓的石阶或小道,增添了一种古朴的气息。 7. 烟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温的作品,共十二首,这里选的是第六首。全诗如下: 窗外留书带,阶前卧绿枪。 倦来抛素卷,狼藉满金床。 注释: 1. 阳和洞: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东,为一处古遗址。 2. 窗:指室内的窗户。 3. 书带:指书信。 4. 阶前:台阶前。 5. 绿枪:指绿色的树枝。 6. 素卷:未读的书。 7. 金床:黄金做成的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注释:中年后沉浸于禅寂的生活,勤勉地学习礼敬世间的尊者。天上的花罗列着万道光辉,圆融悟性本就是无言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年时对禅宗和礼教的深深热爱与追求。他沉醉于禅静的境界,勤奋地向世人学习尊重与尊敬。天空中的花绽放出了万道光辉,他的悟性和本性是无言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