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
【注释】 百哀:指《悲白发赋》。其三十四:此诗之第三十四首。 湖田:指作者的住所。白鹭:一种水鸟,白色,长腿,脚上有蹼。林树:指山林中的树木。鸣黄鹂:黄鹂在树上婉转地歌唱。草堂:指作者的书房。晴读:晴天读书。终朝:整天。怀自怡:心里感到快乐、愉悦。志岂在温饱:意谓志向不在追求物质享受。惜哉时命违:可惜自己生不逢时。折腰辞斗米:意谓自己不得不屈从于世俗的名利地位而辞去了微官。元亮:陶渊明,字元亮
【注释】 百哀诗:古乐府曲名。其三十三,即《百哀诗》第三十三首。陈伯昂: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陈寔之子陈纪,字元龙,以刚直著称。 【译文】 陈伯昂: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陈纪,字元龙,以刚直著称。 元龙湖海士:像元龙一样胸怀壮志。 志节何崔嵬:志向和节操多么崇高。何崔嵬,形容高。 欲将三寸舌:想用三寸不烂之舌(喻言辞)争辩一番。 掉臂黄金台:比喻放弃荣华富贵,不为金钱所诱惑。掉臂,摇手
【注释】 百哀诗 其二十九 端以善:端正而善良。 端木黎阳翁,玉色清见骨:端木先生(姓端木)住在黎阳,皮肤颜色洁白如同玉石。 妙年事功勋,读书仍读律:年轻有为的时候,就立下功勋,但仍然读书学习法律。 旷志在万里,慷慨思揽辔:胸怀壮志,志向远大,想为国家出力却无处施展抱负。 丰仪正朝端,凄其为时惜:仪表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可叹时代已逝,可惜时光不再。 【赏析】 《百哀诗》是一首咏史诗,共二十首
百哀诗 其二十八 徐伯推门多车马尘,林塘花木春。 行期济九野,岂止荣一身。 既承郡邑荐,早充观国宾。 徒劳州县苦,谁念绨袍贫。 注释: - 门多车马尘:门前聚集了众多的车马,扬起了尘土。 - 林塘花木春:树木茂盛,花儿盛开,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林间小道上。 - 行期济九野:计划远行至广阔的田野,为更多的人服务。 - 岂止荣一身: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 - 既承郡邑荐:接受了郡邑的推荐。
百哀诗 其三十一 刘彦昱 总角称颖悟,一读书五行。 石经手自写,分𨽻师中郎。 赋题五弦琴,落笔众口扬。 义旗破山越,负母亲裹粮。 誓仇不共国,血泪逼中肠。 注释:1.总角:指童年时期。颖悟:聪明过人。2.五行:指《诗经》中的“风、雅、颂”。3.石经手:指东汉时期的学者郑玄。4.分𨽻师中郎:指的是古代的文官制度中的一种官职,即分派的文职官员。5.赋题五弦琴:形容诗人作诗时的情景。6.落笔众口扬
【注释】百哀诗 其二十四 钱朝阳 荆南多杞梓,秀色寒苍苍。 荆南:地名,即今湖北省江陵一带。 峥嵘:形容山高峻。 具梁栋:指建筑的梁木和栋梁。 信矣扶明堂:意思是说这些木材确实可以支撑起大明宫的殿堂。 匠石:古代能工巧匠的代称。这里指木匠。 自遇:自己被赏识。 徒为时感伤:白白地因时光而伤感。 凄其:凄凉。 岁年晚:年老色衰,岁月不饶人。 沧江:长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
【注释】 百哀诗:一种悲悼诗人的诗歌,通常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纪念之情。 其二十六:这是《百哀诗》中的第26首。 詹同文:不详,可能是指作者的名字。 神龙战大野:指古代神话中神龙与巨兽大战的场景,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天地生杀机:指自然界的生死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 风云济玄运:指风云变幻,助力于神秘的天命,比喻机遇和命运的变化。 志士多乘时:指有志之士能够抓住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译文】 衡门中午还闭着,竹冠尘灰不除。 探求《周易》与《尚书》,谬误分错如鲁鱼。 苍颉古篆曾多么邈远,阳冰今已绝迹无。 龙蛇蟠结锁纽中,石鼓怅恨烟雾蒙。 【赏析】 此诗是刘彦正《百哀诗》的二十七首之一。这首诗写诗人对前人文字的怀念之情。首句点出“衡门”,即衡门之内的书房。次句写自己闭门谢客,不问俗事,潜心于书斋。“箨冠”指用箬叶包头所制的帽子。三句写自己专心读书,废寝忘食。“研究”指探究、研讨
百哀诗 其二十五 门对箕山云,乔木荫桃李。 邻居的谁去来,铅椠尘满几。 蹄踏桃花开,捧檄为亲喜。 古市今萧条,人称紫阳里。 注释: 1. 门对箕山云:门框对着箕山的云彩,形容家门口有美丽的风景。 2. 乔木荫桃李:高大的树木遮挡住了桃花和李花,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3. 邻居的谁去来:指邻居们是谁来来往往。 4. 铅椠尘满几:铅和椠是写字用的笔,灰尘满了几案,形容工作繁忙,生活忙碌。 5.
【译文】 渊源盛家学,文艺尤精研。 铁砚麝脐润,墨沼鹅群鲜。 篆追秦汉辙,草继钟王筌。 沙痕蜾匾壮,锁钮蛟龙骞。 清芬可永世,兰蕙凋芳年。 【注释】 - 渊源盛家学:指家学渊源深厚。 - 文艺尤精研:文艺方面尤其擅长。 - 铁砚麝脐润:形容铁砚上的麝香气味,使砚石更加润泽。 - 墨沼鹅群鲜:比喻墨汁的颜色鲜艳如鹅群。 - 篆追秦汉辙:篆刻的技法模仿了秦汉时期的风格。 - 草继钟王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