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黎阳翁,玉色清见骨。
妙年事功勋,读书仍读律。
旷志在万里,慷慨思揽辔。
丰仪正朝端,悽其为时惜。

【注释】

百哀诗 其二十九 端以善:端正而善良。

端木黎阳翁,玉色清见骨:端木先生(姓端木)住在黎阳,皮肤颜色洁白如同玉石。

妙年事功勋,读书仍读律:年轻有为的时候,就立下功勋,但仍然读书学习法律。

旷志在万里,慷慨思揽辔:胸怀壮志,志向远大,想为国家出力却无处施展抱负。

丰仪正朝端,凄其为时惜:仪表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可叹时代已逝,可惜时光不再。

【赏析】

《百哀诗》是一首咏史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二十九首。端木黎阳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赐,字子良,楚威王的女婿,封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故称“端木黎阳”。这首诗就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赞颂。

首联:“端木黎阳翁,玉色清见骨。”“端木”是复姓,这里代指端木黎阳。“玉色”,指肤色白皙。“清见骨”,指肤色白净得如玉一般,晶莹发亮。这两句说端木黎阳翁的肤色白净得如玉一样,晶莹发亮。

颔联:“妙年事功勋,读书仍读律。”年少时就立下功勋,年轻时就读书学习法律。“妙年”指年少有为的年纪。“事”,指立功、建立功勋。“读书仍读律”,指读书学习法律。这两句说年轻时就立功,年轻时就读书学习法律。

颈联:“旷志在万里,慷慨思揽辔。”胸怀壮志,志向远大,想为国家出力却无处施展抱负。“旷志”,指远大的志向。“揽辔”,指驾驭车马。这两句说胸怀壮志,志向远大,想为国家出力却没有地方去施展抱负。

尾联:“丰仪正朝端,凄其为时惜。”仪表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可叹时代已逝,可惜时光不再。“丰仪”,指仪表堂堂。“朝端”,指朝廷上。“凄凉”,指悲伤。这两句说仪表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可叹时代已逝,可惜时光不再。

此诗用赋体写成,前六句写黎阳翁的外貌,后两句写黎阳翁的情怀和感慨。全诗四句一转韵,每句七个字。前六句中,第二句和第四句各有一个“之”字,第八句和第九句各有一个“而”字,都是平仄格律所容许的。后两句用对仗形式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前六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