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閟乔梓,参天经百秋。
明堂乏匡济,沧江无万牛。
尘生瑶池水,云暝苍梧丘。
著书以娱老,漫漫长夜愁。

【注释】

百哀诗 其三十:指《古诗十九首》之一。李仲公:即晋代诗人李膺,字元礼,任太学博士、北海相等职。“深山閟乔梓”,是说在深山之中隐居着贤良之人。“参天经百秋”,是说经过百年的历练,才能成为参天大树。“明堂乏匡济”,是说朝廷缺乏能担当大任的人。“沧江无万牛”,是说江河之水浩渺,但却没有能承载万斤重的牛。“尘生瑶池水”,是形容宫廷中的奢华,就像天上的瑶池一样,但里面也充满了污垢和尘埃。“云暝苍梧丘”,是说天空昏暗,就像黄昏时分,云雾缭绕的苍梧山一样。“著书以娱老”,是说作者通过写文章来消磨自己的晚年时光。“漫漫长夜愁”,是说作者在漫长的黑夜中,感到无尽的忧愁。

【赏析】

《百哀诗·其三十》是一首表现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长篇抒情诗。全诗共四十二句,可分为三部分:前八句写世道衰微,贤才难遇;中间二十句写朝廷无人匡扶国家,百姓生活困苦;后二十句写作者以文章自娱,度过漫长的黑夜。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个人的孤独无奈之情。

诗的前两句,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深山幽谷之中隐居着贤良之士的画面。这些贤人虽然身居深山,但却能够参天而立,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这里,诗人通过对贤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渴望。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必须要有像他这样的贤人才能承担起重任。然而,现实却是朝廷缺乏能担当大任的人,这使得他深感失望和无奈。

诗的中间两句,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他认为朝廷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能够承担起匡扶国家的重任的人才。这里的“沧江无万牛”,既是指江河之水浩渺,却没有能够承载万斤重的牛,也是指朝廷的腐败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同时,这里的“明堂乏匡济”,也是暗示朝廷应该选拔有能力的人才来治理国家。然而,现实却是朝廷缺乏这样的人选,使得作者深感痛心疾首。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写自己以文章自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个人的孤独无奈之情。他认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感到无比痛苦和孤独。他希望通过写作来消磨时光,但却发现夜晚是如此漫长和寂寞。这里的“漫漫长夜愁”,既是对个人处境的描述,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反映。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个人在其中的处境与感受。它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