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生于触兮,狸偶异形。
吉凶有定兮,梦胡足凭?
嗟嗟巫咸兮,不疑何徵。

【注释】:

  1. 残形操:残,通“刊”,删削;操,持。指对人对事的态度。
  2. 梦生乎触(cù,碰触):梦见自己做梦。
  3. 狸偶(lí ǒu,猫和狗交配所生的动物)异形:比喻人的外貌与本性不一样。
  4. 吉凶(jiī shì,好或坏的征兆)有定:好和坏的征兆是有定数的。
  5. 嗟嗟巫咸(shū shāng yú shèn,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善卜的人巫咸)兮:感叹巫咸。
  6. 不疑何徵:怀疑什么征象呢?
    【赏析】:
    此诗为屈原所作。屈原是楚国大夫,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而流放江南,后来楚顷襄王听信谗言,以迁客的身份放逐到汉北,最后投汨罗江而死。此篇即作于被流放期间。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首两句为问话体,第三句为感叹语,第四句为反诘语,结构上前后照应。前二句写梦,梦中见到狸和犬交尾,又见自己的容貌与本性不同。这两句是借梦来表现自己的处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迷信思想。后二句用巫咸的话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巫咸认为占卜吉凶的征候是有定数的,所以怀疑什么征象呢?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不满,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先,它采用问答的形式,使诗歌具有对话性质。如首二句,诗人以“梦”起兴,提出问题:“梦生于触兮,狸偶异形”,然后自答:“吉凶有定兮,梦胡足凭?”接着用巫咸的话来回答:“嗟嗟巫咸兮,不疑何徵?”这种问答形式使诗歌显得自然流畅,富于变化。其次,此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狸偶异形”既指梦境中的形象变化,又暗喻现实中人的外貌同本质不相符合,从而表达了屈原的思想感情。此外,此诗还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方法。如“梦生乎触”中的“触”,是指身体接触,但屈原却把它夸张成梦中梦见自己做梦,这就比一般地梦见自己做梦更具有神秘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