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蕙
映烛吟诗春雾生 开帘窥雪夜寒轻花边仙吏双凫舄 云里瀛洲五凤城。 对酒己拚连夕醉,相思不奈隔年情。 官河南望冰潭绿,愁见兰桡送客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同年夜集上的所见所感。首句“映烛吟诗春雾生”描绘了诗人在烛光摇曳的夜晚独自吟诗的场景,春雾弥漫,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神秘感。次句中,“开帘窥雪夜寒轻”,则形象地展示了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给寒冷的夜晚带来一丝温暖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第一联:苑内银河垂袅袅,城边暗月上微微。 - “苑内银河垂袅袅”:描绘了银河在园林中的景象,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轻轻垂下,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 “城边暗月上微微”:描写了城边的月亮,它显得有些暗淡,但依然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第二联:不辞怀抱今宵尽,无奈宾朋此地稀。 - “不辞怀抱今宵尽”
【译文】 一百五日内春天已经深了,我关起门来风雨交加,白天也阴沉沉的。燕子飞来时湿了翅膀,想折桃花却娇嫩不能自持。我离开这里已久,久居海边,厌倦了沧海,愁绪袭来,打算吟首《白头吟》。看到天涯繁华节,更觉得萧条断客心。 【注释】 百:一百一十;五日:一百日;春已深:指春天已到晚春时节;闭门风雨昼阴阴:关着门,在下雨天,整天阴沉沉的;无那:无奈何;欲折桃花娇不禁:想折桃花而身体娇嫩不能自持;归去
【注释】 奉陪岩翁相公游少林寺:岩翁即李邺侯,李梦阳的号。岩公是李梦阳的好友,二人交往甚密。此首诗为李梦阳应岩公之邀而作,以颂扬其高僧之德。 久悔凡夫行:我后悔自己是个凡人,未能修行成道。 今参初祖禅:现在我有幸参拜禅宗始祖,得到了佛法的真谛。 山开诸佛界:山开,比喻禅宗的顿悟。诸佛世界,指禅宗所说的“一念三千”,一切皆在一念之中。 树换六朝年:树,比喻人的烦恼。六朝,指南北朝的佛教盛行时期
归雁 春日燕京雁北飞,高楼独客一沾衣。 嗟予正阻沧洲去,念尔翻从江汉归。 塞上风尘元自苦,天边霜雪未全稀。 蹉跎剩笑浮生拙,飘泊休怜羽翼微。 注释: 1. 《归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首诗写于作者赴奉先(今陕西省宝鸡市)省亲途中,当时他因避安史之乱而滞留在长安一带,心情颇为抑郁。 2. 燕京:指唐时北京城,即今北京市。 3. 沧洲:指水边平缓的沙洲地。 4. 风尘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仙掖”句,指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正式称帝,自居内宫,以“仙掖”指其居处,用典出自《新唐书·则天实录》:“太后临朝,百司奏事不名,中宗曰:‘朕初政,未安民,何暇论之?’”诗人以“仙掖”喻指皇帝的宫殿,暗寓皇帝居处之高;“紫薇垣”,指中台。唐中书省在殿廷之内
【注释】 霁:雨后放晴。轩冕:官位与车马。 倾侧:比喻世事的变幻不定或人事的颠倒错综,这里指官场的险恶。 接:同“偕”,一起。子:指你我他。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诗人在西堂中欣赏雨后的清景和清风,寄情山水,表达了自己不慕权贵、安贫乐道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 首联写雨后初晴的美景。“霁”即雨过天晴,“暄气”指湿热的气候,“微”表示轻微的意思
【译文】 中午时分翠微山半路行,下看山底翠云生。 客人想来在山中宿,雨来又何妨洞里行。 隔竹泉声刚淅沥,傍岩花树转分明。 题诗携酒两殊绝,翻怪风烟报晚晴。 【注释】 亭午:中午。 翠微山: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境内的一座山,因山色翠绿,故名。 客来:指诗人的朋友。 准拟:打算、想望的意思。 何妨:不妨、不要紧的意思,这里指“雨来”时可以继续前进。 隔篁(jiāng róng):竹林。 泉声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继之的。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以及对诗歌的赏析。 1. 长安城中不可留,风尘日日使人愁。 - 这句诗表达了李白对长安(古都)的深深眷恋。"长安"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代表了繁荣和荣耀。然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无法长期留在这个繁华之地的情感,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 2. 上书解印我将去,拔剑出门君且休。 - "上书解印"指的是李白辞去官职
诗句:山人卜筑城西郭,日日西山爽气来。 译文:山人选择在城西建造草堂,每日都能感受到西山的清爽气息。 注释:本诗中,“山人”指诗人自己,“卜筑”意为选择建立住所,“城西郭”指城西的地方,“爽气”形容自然景色带来的清新感觉。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人选择建在城西的草堂以及每日都能享受到的西山爽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