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蕙
拂簟移尊净客堂,朔云燕月满宫墙。 建章露湿金茎冻,太液波侵玉树凉。 海内风流今下榻,天涯疾病旧沾裳。 攀欢自惜形容异,留赠空惭翰墨香。 注释: 拂簟移尊:把竹席擦干净,端起酒杯移到厅堂。净客堂,指洁净的客堂。 朔云燕月:指北方天空的云和明月。 金茎:汉武帝陵墓上的铜柱,用黄金铸成,因形似稻茎而称为“金茎”。 太液池:汉宫苑名,在长安城西北。 攀欢:攀附欢乐之情。自惜:自我怜惜。 留赠:赠送给某人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自西山归经西湖遇雨:从山中回到西湖,途中遭遇雨景。 - 注释:描述作者从西山返回途中遇到降雨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从山间到湖面,再遇到雨景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自然的变化和意外的邂逅。 2. 恰向山头窥泛滥:正好在山头看到水泛滥的景象。 - 注释:观察山头处水势汹涌的情况。 - 赏析:此句通过“窥”字,表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
诗句逐句释义 1. 苑外西湖似若耶:描述杭州的西湖在城外,与传说中的若耶溪相似。 2. 翠湍锦石象云霞:形容湖水清澈见底,碧绿的水波荡漾,岸边的锦石色彩斑斓,如同天上的彩霞。 3. 春深杜若已满径:春天到来时,湖边的杜若(一种植物)已经长满小径,增添了一抹生机。 4. 日暖凫鹥正在沙:阳光和煦,湖中的野鸭和鸳鸯在水中嬉戏。 5. 胜地欲令谁作主:这片美丽的胜地应该由谁来主宰? 6.
秋日游都南水头 秋天来临何处观赏秋水,南苑飞泉如美玉不如。 打算玩弄潺湲坐修竹,忽然惊奇摇落对芙蕖。 荒谬持有文墨惭愧华省,长久离别乡园忆敝庐。 每年乞归未得空羡慕旧樵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乍淡乍浓云片片,半疏半密雨丝丝”一句写春云的变幻多姿,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林花落尽渐成子,巢燕飞来频哺儿”,这句诗是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留恋之情。“坐对空尊应笑客,行骑羸马欲寻谁。”两句写诗人在春天里的心情。“平生欢友俱南北,此日伤心独咏诗”。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伤感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注释】春日禁中:春天的宫殿。即事:眼前之事。驰道:皇帝专用的御道。春归:春天的到来。建章宫:汉代长安城内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在今西安市西郊。九重:指天子居处,九重宫阙。花卉动年芳:百花争艳。年芳:一年的美景。浮云细细生城阙:形容春光明媚。城阙:城墙。晴雪霏霏湿苑墙:形容下雪时,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的情景。内殿:皇宫内的殿宇。徐停:缓缓停止,停下。红羽仗:红色的仪仗队。御屏:皇帝坐朝听政时的屏风
【注释】 简子:指晋简文帝司马昱。侍御:侍卫。 蒸气倍骄:暑气熏蒸,令人骄躁。 清旷:清凉宁静。 冰呈露:指水银(即水银灯)映出冰的影像。 绿绮:玉制的琴名。 锦石:指镶嵌有彩色花纹的石头。 草堂:指诗人的别墅。 娱客:使客人高兴。 祗苦:只是。 高:指高雅之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写小园景致,抒发自己对高人的向往。 上片写景。“晚夏”四句,以“纳凉”为中心词
【注释】:西亭宗室送白牡丹一本走笔书此寄谢:宗室是皇帝的亲族,西亭即西府,指京城。 曾傍瓜田构药栏,欲凭光景慰衰残:曾傍瓜田,意喻攀附豪门显贵。瓜田不纳履,比喻不要结党营私。这里用“瓜”字暗喻豪门贵族;构药栏、倚阑干都是自甘堕落的行为。想凭光景安慰自己,以慰藉身心。光景,比喻荣华富贵。 聊同楚客怜芳草,敢冀梁园送牡丹:楚客,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此处泛指失意者。梁园为东汉梁鸿之故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河曲避暑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水曲楼台多景地,坐中名胜列仙儒。” - 注释:水曲(河流弯曲的地方)上的楼台有很多风景可以观赏,坐在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名胜古迹,如同列阵的古代仙人和学者。 - 赏析:这里描绘了夏日河曲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通过比喻将楼台比作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2. “茂林修竹非人世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送别诗,“金门散吏著书成”是送别的第一句,意思是说:金马门的散职官员已经完成了著述。“乌府仙人揽辔行”,第二句是说:你就像天上的仙人一样,手握车缰,将要远行。“七国早时先报捷”,第三句是说:在战国七雄中,齐国最先传来胜利的消息,而如今吴国却还驻扎着兵力。这几句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