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何处看秋水,南苑飞泉玉不如。
拟弄潺湲坐修竹,忽惊摇落对芙蕖。
谬持文墨惭华省,久别乡园忆敝庐。
岁岁乞归归未得,沧江空羡旧樵渔。
秋日游都南水头
秋天来临何处观赏秋水,南苑飞泉如美玉不如。
打算玩弄潺湲坐修竹,忽然惊奇摇落对芙蕖。
荒谬持有文墨惭愧华省,长久离别乡园忆敝庐。
每年乞归未得空羡慕旧樵渔。
秋来何处看秋水,南苑飞泉玉不如。
拟弄潺湲坐修竹,忽惊摇落对芙蕖。
谬持文墨惭华省,久别乡园忆敝庐。
岁岁乞归归未得,沧江空羡旧樵渔。
秋日游都南水头
秋天来临何处观赏秋水,南苑飞泉如美玉不如。
打算玩弄潺湲坐修竹,忽然惊奇摇落对芙蕖。
荒谬持有文墨惭愧华省,长久离别乡园忆敝庐。
每年乞归未得空羡慕旧樵渔。
诗句释义: 1. 春院焚香处,晨关却扫时 - 春院焚香处:春天的庭院里,常用于焚烧香的地方。 - 晨关却扫时:清晨关闭门户,扫除庭院的时候。 2. 绿绨装古帙,白石种灵芝 - 绿绨装古帙:用绿色的丝绸做成书卷的包裹(绨),用以比喻书籍。 - 白石种灵芝:在白色的石块上种植灵芝,形容种植珍稀之物。 3. 招隐刘安赋,游仙郭璞诗 - 招隐刘安赋:《山海经》中记载刘安召来仙人的故事
注释: 在寂静的花水上,有一座结构精巧的羽人庐。 窗户生出云雾,松杉映照着月影虚幻。 狗儿因为要试验药物而显得灵动,老鹤因为要窥视书籍而显得憔悴。 向那些当权者长揖致意,荣华富贵是不值得追求的。 赏析: 这首诗以花水、羽人庐等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些景物来反映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首句“寂寥花水上”,以“寂寥”形容花水上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第二句“结构羽人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并加以组织作答。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般要遵循“诗由物到人”“人由景生情”的鉴赏顺序。“药室咏六首 其一”是全篇的总纲。从全诗来看,作者以山阶、石室、三天字、五岳图等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之情。 【答案】 ①穿:通“钻”,指挖。②丹炉:烧炼长生不老之药的炉灶
【注释】 1.驾出南郊:皇帝出行到南郊。驾,指帝王的车驾。 2.青鸟:传说中能传信的青色神鸟。 3.苍龙北阙来:苍龙,指天上的星宿,也指皇帝的宫殿。北阙,皇宫的正门名,即玄武门。来,指来到皇帝身边。 4.遥传仙跸下:仙跸,指皇帝所乘的车驾。传,传报或传达的意思。 5.正睹紫微开:紫微,指天上的星宿紫微垣,是天帝所居之处。开,指出现。 6.倒景中天馆:倒影中的景色在天空中显现。 7.丛霄上帝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一首诗是说:水亭在沙岸,船行沙岸上,使君与客来,歌妓逐客人。第二首诗是说:槛下鴐鹄舞,窗中荷花开。风景不辜负,长日且衔杯。“水亭”、“舟”
【注释】 自知灵气旧,转觉道情新:自己知道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反而觉得修道的心情更加新鲜。 露湿星坛夜,泉生药院春:露水沾湿了星坛上的月亮,夜幕降临;泉水在药院里涌出,仿佛春天来临。 青泥含石髓,丹焰起龙鳞:青色的泥土中含有石头的精华,丹炉里的火焰犹如龙鳞闪烁。 若得金砂就,还须赠所亲:如果能得到金砂,还要赠送给亲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炼丹的描写。首联写自己深知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
【注释】: 移床:挪动床铺。 开药箓:打开药谱。 炼玉:修炼玉石。 五石:指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天任:自然,天然。 壶中:壶中有景,即壶中自有天地。 驻:停留。 飞光:飞升。 永得长生术:永远得到长生不老之术。 不死乡:长生不老的故乡。 赏析: 《移床开药箓,炼玉闭丹房。》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移床”开头,形象地描写了炼丹的过程;“炼玉”两句,描绘了炼丹后的景象
【注释】: 栖息那云僻:隐居于偏僻的地方。 芳菲已自多:花香四溢。 迹应无客到:足迹不会来到此处。 景复有春过:春光再次到来时,这里的风景依然如此。 户内三青鸟:家中有三只青色的鸟儿。 花间五色蛾:花丛中有许多彩色的蛾子。 传言远游子,不必向山阿:远方的游子听到这诗后,知道这里有这样美好的景色,就不必去深山中寻找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写诗人隐居深山之中,却能与世隔绝
【注解】 闽越:古郡名,在今福建省东部。三山:即福州的乌石山、越王山和鼓山。 东南八郡:指福州所属的福安、宁德、建阳等八县。 褰帷:拉开帷帘。 绝徼:极边远的地区。 揽辔:拉紧马缰。 风起江潮动:形容江潮汹涌澎湃。 霜飞:指霜降时寒气逼人。 瘴雾:山林间湿热之气所凝结而成的烟雾。 九重:皇帝居处之高。 【译文】 在三山之外,东南八郡遥远。 拉开帷帘,向着遥远的边疆; 拉紧马缰,从朝廷下到中朝。
【注释】 邺下:即指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刘子纬:人名。病归:因病回家。 淹留:滞留,久留。卧病意:因病而卧床。萧洒:闲散。著书情:写作文章的兴致。风尘:风沙尘埃,形容旅途劳顿。双泪眼:指眼泪汪汪的眼睛。 【赏析】 送别友人归家是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但这首诗写得颇有新意。诗中既写出了刘子纬“病归”的缘由,又有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邺下刘文学
诗句:山人卜筑城西郭,日日西山爽气来。 译文:山人选择在城西建造草堂,每日都能感受到西山的清爽气息。 注释:本诗中,“山人”指诗人自己,“卜筑”意为选择建立住所,“城西郭”指城西的地方,“爽气”形容自然景色带来的清新感觉。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人选择建在城西的草堂以及每日都能享受到的西山爽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继之的。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以及对诗歌的赏析。 1. 长安城中不可留,风尘日日使人愁。 - 这句诗表达了李白对长安(古都)的深深眷恋。"长安"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代表了繁荣和荣耀。然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无法长期留在这个繁华之地的情感,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 2. 上书解印我将去,拔剑出门君且休。 - "上书解印"指的是李白辞去官职
巴陵西来沱水深,水边楼阁自阴阴。 鼋鼍夜出洞庭岸,虎豹昼啼云梦林。 鼓枻乍逢渔父笑,搴舟时听越人吟。 卜居何日从公去,拟向桃花处处寻。 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翻译和注解: 1. “巴陵西来沱水深” - 诗句释义: 描述巴陵县西部沱江的深度,表达河流宽广且深邃的特点。 - 关键词解释: 巴陵、沱水、深 - 译文背景: 沱水指的是流经巴陵附近的一条大河流
【译文】 中午时分翠微山半路行,下看山底翠云生。 客人想来在山中宿,雨来又何妨洞里行。 隔竹泉声刚淅沥,傍岩花树转分明。 题诗携酒两殊绝,翻怪风烟报晚晴。 【注释】 亭午:中午。 翠微山: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境内的一座山,因山色翠绿,故名。 客来:指诗人的朋友。 准拟:打算、想望的意思。 何妨:不妨、不要紧的意思,这里指“雨来”时可以继续前进。 隔篁(jiāng róng):竹林。 泉声
【译文】 一百五日内春天已经深了,我关起门来风雨交加,白天也阴沉沉的。燕子飞来时湿了翅膀,想折桃花却娇嫩不能自持。我离开这里已久,久居海边,厌倦了沧海,愁绪袭来,打算吟首《白头吟》。看到天涯繁华节,更觉得萧条断客心。 【注释】 百:一百一十;五日:一百日;春已深:指春天已到晚春时节;闭门风雨昼阴阴:关着门,在下雨天,整天阴沉沉的;无那:无奈何;欲折桃花娇不禁:想折桃花而身体娇嫩不能自持;归去
归雁 春日燕京雁北飞,高楼独客一沾衣。 嗟予正阻沧洲去,念尔翻从江汉归。 塞上风尘元自苦,天边霜雪未全稀。 蹉跎剩笑浮生拙,飘泊休怜羽翼微。 注释: 1. 《归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首诗写于作者赴奉先(今陕西省宝鸡市)省亲途中,当时他因避安史之乱而滞留在长安一带,心情颇为抑郁。 2. 燕京:指唐时北京城,即今北京市。 3. 沧洲:指水边平缓的沙洲地。 4. 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