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遂球
【注释】章台:指京城长安的街巷,这里泛指繁华之地。柳拂衣:指柳树在春风中飘动的枝条拂过了诗人的衣服。掷果:《西京杂记》卷三载:“汉成帝时,李延年为中山李氏家令……作‘北方有佳人……’之歌。使女乐习之,钟期闻之,即时心伤,遂不复听。”“长安掷果竞先归”即指此。双眉:指画中的眉毛形象。与非:指画中的眉毛是否与原诗中的“新偷谱”相符。 【赏析】 梁元帝《采莲赋序》:“于今定试新偷谱,画出双眉似与非
【注释】 1.土木征亡:指土木堡之变。 2.范安:范成大,字元长,号石湖居士、石湖渔隐,南宋诗人。曾官至端明殿学士、兵部尚书。因受秦桧排斥,愤而辞官归乡,隐居嘉兴石湖。 3.紫芝崖:即紫芝岩,在西山中,有紫芝堂遗址。 4.寻尝:指曾经担任过侍御官。 【赏析】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共二十首,其中第十四首为其中的一首。此诗描绘了西山的景色和历史
诗句原文: 半陟高丘望帝乡,分明凤舞与龙翔。 朝来隐听春雷起,却是操兵内教场。 译文: 登上高高的山丘远望故乡,清晰可见凤凰和龙在飞翔。清晨隐约听到了春雷的声音响起,原来是操练士兵的内教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江北春如秋半天,雪消尘湿望萧然。”诗句的大意是:在北方的春天,就像秋天一样漫长而寒冷,雪已经消融了,使得尘土也变得湿润,望着远方显得格外萧条。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诗歌原文: 江北春如秋半天,雪消尘湿望萧然。 湖头一色空无影,遥见孤航载晓烟。 2. 注释解析: - “江北春如秋”中的“江北”指的是长江以北的地区,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天,与“秋”相对比
湖上楼台入望遐,淮扬新水绕人家。 不知东海春多少,岁岁江河送落花。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湖上楼台入望遐 - 注释:湖上的楼台可以远远望去。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湖边的高处,远眺湖上的美丽景色。湖上的楼台在远处显得特别醒目,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这种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展现了其高远的志向与胸怀。 2. 淮扬新水绕人家 - 注释
诗句原文: 舞入芙蓉蝶作身,嫦娥花下看曾亲。 译文: 她如同一只在荷花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地旋转着身姿,仿佛是嫦娥在花下轻轻观看。 注释: 1. 芙蓉:通常指荷花,这里比喻女子的轻盈与美丽。 2. 蝶作身:形容女子如同蝴蝶般自由灵动,身体轻盈。 3.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4. 看曾亲:表示曾经亲眼目睹或感受过的美丽场景。 赏析:
注释:郑同当年去朝鲜,带回梵宇的样式。宝殿层层安放千佛座,外面如同一座圆塔。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西山时,看到寺庙的建筑风格和佛教艺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述了寺庙的建筑风格和佛教艺术,展现了佛教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理解和尊重
娑罗春树绽放花如云,此处英宗皇帝驾六龙。 此地本是旧元兜率寺,重新修建金饰的殿宇工完成。
春园十首 其九 佞佛新从破衲僧,小斋长自供明灯。 闲时酒盏都堪却,只是花前不能 注释: 1. 佞佛新从破衲僧 - 描述了一个人刚皈依佛法,身穿破旧的僧袍,形象地描绘了佛教徒的形象和生活状态。 2. 小斋长自供明灯 - 在简陋的小屋里,常常点着明亮的灯火,表现出生活的清苦与修行的决心。 3. 闲时酒盏都堪却 - 当有时间闲暇时,他宁愿选择喝酒也不愿意去供奉佛像,反映了他对世俗享乐的喜好。 4.
诗句:东岳庙前云半开,独驾轻车趁伴回。 译文:在东岳庙前,天空中飘浮着的云雾开始散开,我独自一人骑着轻快的车赶回家。 关键词解释: - 东岳庙: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供奉着多位重要的道教神祇。 - 云半开:描绘了天气变化的景象,暗示着某种即将到来的变化或转机。 - 独驾轻车:形容诗人独自驾驶一匹马的车快速返回,表现出一种孤高和自由的精神。 - 趁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