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肇
【注释】 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指与朋友商量未应试时,写的一首杂诗。秋日同文馆:指秋天的同文馆。同文馆是宋初设置的官学,以教授进士等科举科目的学生而得名。翳翳云生树,翻翻风动闱:意思是说,乌云笼罩着树木,风在轻轻摇动着宫门。高秋忽如此,吾党苦思归:意思是说,深秋时节竟然如此,我辈之人却要思念家乡。极目愁关塞,侵寒寄褚衣:意思是说,放眼四望,心中充满乡愁,寒冷侵袭着关塞,寄居异乡的人只能穿着褚衣
【注释】 甘露寺:位于杭州灵隐寺内,为唐宋时著名寺院。 毗岚(pi lián)色界天:佛教语,指佛菩萨所居住的色界的天界。 劫灰:劫,即时间。劫,梵文“kali”的音译,意译作“长劫”。 铅水:指铅制的水。 铜仙:铜铸成的仙人。 扁榜(biǎng bǎn):古代书册的泛称。 华榱(cuī cui)有胜缘:华,华丽;有,存在;缘,缘分。 大江:长江。 白昼:白日,白天。 岛夷船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清月看初满,黄花吐未齐。 小山思隐桂,大谷忆佳梨。 节物信可美,诗骚懒自题。 长年谙独宿,听雨闭秋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清月看初满:在清朗的月光下,我凝视着天空中初露的明月。这里的“清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而“初满”则表示月亮刚刚露出它的圆满形态。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观赏月亮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2. 黄花吐未齐:黄色的菊花还未完全绽放开来
【解析】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是全诗的第一句,“时勤选擢”,意为国家选拔人才,勤奋努力。“间设誉髦场”,意为设置考场,为士人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该学添三传”一句中的“该学”指应举的人,“添三传”指的是中第之人要经过三次的考核(即乡试、会试、殿试),才能最终被朝廷录用。 “微能及九章”,意谓只有具备高超才能的人才能够达到《礼记·乐记》所谓“九则”的境界。“九章”指《九章》这部典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全诗如下: ``` 匝合青云幕,纵横白羽场。 谁矜率尔对,吾念斐然章。 名淡隃麋榜,衣飘月窟香。 春风马蹄疾,鞭帽散平康。 ``` 注释 1. 匝合青云幕:形容周围环境高远、清幽。 2. 纵横白羽场:形容比赛场地宽敞、开阔。 3. 率尔对:形容回答或应对敏捷、自然。 4. 吾念斐然章:指我的文章才华横溢。 5. 名淡隃糜榜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客去衣裳懒,更长灯烛光。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客人离开之后,因缺少陪伴而感到的孤单和寂寞,以及由此引发的心情变化。"客去"意味着朋友或同伴的离开,"衣懒"则表达了诗人因为缺少伴侣而产生的懒散感。"更长灯烛光"则可能是指夜晚时间变长,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宁静时刻的珍惜。 2. 随身一书笈,贮腹万雕梁。 - 此句描述了诗人随身携带书籍的情境
注释:清秋时节,物色逼人,官曹夜静,寂静无声。华星披落,皎洁的露水洗净了空凉。诗律严谨,难于续写,禅心易忘,梦中佛日,香火宿诸方。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物色、夜晚的寂静、华星的坠落、皎洁的露水等景象,表达了他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诗律的严谨性和禅心的易忘性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
万里夷王子,曾听若木鸡。 泛舟沧海外,授馆国门西。 琛币来重译,车书想旧题。 苍梧弓剑冷,云雨泣芝泥。 注释: 1. 万里夷王子:形容自己与远方的夷族王子一样,都是异国之人。 2. 曾听若木鸡:比喻曾经听过像若木鸡那样的高深莫测、无法理解的言论或声音。 3. 泛舟沧海外:形容自己像在大海之外泛舟,意味着远离尘世纷扰。 4. 授馆国门西:指被召至国门之西,即受封为官。 5. 琛币来重译
【注】同文馆:明永乐二年(1406)建,以翰林院学士兼经筵讲官、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及编修等官入值。 阒寂:静寂无声。 禅庖分白乳:佛门厨师将牛奶分开。 仙果破青梨:仙果即仙人的水果,如蟠桃、玉露等。 琴理将忘曲:忘记弹奏曲子。 诗探未赋题:没有题目可以写诗。 清欢:清雅的欢乐。 文史:文学和历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同文馆与友人相聚时所写下的。首联两句写秋日之景;颔联两句写饮食
注释: 诸彦联翩入,斯文迤逦回。 滔滔引溟涨,烂烂缭岩隈。 此地身拘窘,他时心往来。 倡酬真有味,顾我独非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慎思的诗作后所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诸彦联翩入”,描绘了诗人与众多文人雅士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二句“斯文迤逦回”,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思考过程,仿佛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