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拟古三首》之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与赏析: 1. 沼下鸳鸯鸟,双居殊可怜。 注释:池塘边成对的鸳鸯鸟,它们双双栖息在池中,显得格外可怜。 2. 楼中佳丽人,独坐惜韶年。 注释:楼中的美人独自坐着,感叹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3. 忆年十四五,与君相周旋。 注释:回忆起年轻时大约十四、五岁时,我和你在一起交往。 4. 朝和鸡鸣诗,夕调凤曲弦。 注释
诗句释义 1 迢迢银汉夕,艳艳华灯辉。 - 迢迢:遥远。 - 银汉:指银河。 - 艳艳:色彩鲜艳。 - 华灯:华丽的灯火或灯具。 2. 琅琅碧玉梭,轧轧流黄机。 - 琅琅:声音清晰。 - 碧玉:通常用来形容颜色翠绿、纯净,此处可能比喻梭子。 - 轧轧:形容机器运转的声音。 - 流黄:泛红的黄色。 - 机:织布机。 3. 纤手双袖卷,绣裙环佩垂。 - 纤手:手指细长。 - 双袖:指袖子。 -
支流判河水,噫气开山云。 注释:支流和大河的河水是不同的,支流的水流发出的气息能吹散山上的雾霭。 译文:支流水气与河水不同,它有一股清新之气,能驱散山中云雾。 人生有时命,安得不离群? 注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应该与人保持联系。 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能永远孤独一人生活呢? 离群在形骸,万里役心魂。 注释:虽然远离人群,但形骸(身体)却受到伤害
【注释】杂诗十一首:即《杂诗》,是一首五言古诗。种竹山石下,萧疏最相宣:在石头缝中种竹子,竹林茂盛,清雅幽静。萧疏:清冷寂静的样子。相宣:互相辉映。 玲珑青玉骨,劲挺有馀姿:形容竹的茎干高挺,像青色的玉一样洁白、晶莹剔透。 春笋勃然而生,碧色何猗猗:春天里,竹笋从土里钻了出来,翠绿的颜色多么美丽啊!猗猗: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转盼成高林,凤凰当来仪:转眼间,一片竹林变成了高大的树林,凤凰来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哭张崇男一百二十韵》。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1. 鸴林眸尽白,驹隙鬓徒缁。 鸴(qú)林:指的是深山林泽的地方,比喻隐居之地。眸尽白:形容白发如雪,眼白也变白了。驹隙:指光阴如驹过隙,一瞬即逝。鬓徒缁:形容两鬓如被缁尘染黑,形容衰老或忧虑的样子。 2. 梦寐虽明甚,乡关实远而。 梦寐:指睡眠时的思想活动。虽明甚:虽然非常明亮。乡关:指家乡。实远而:确实遥远。 3.
【注释】 铗(jiá)——剑把。 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竹实空——比喻宝剑无锋。 龙:古代传说中能变化、能飞腾的神兽。这里比喻宝剑锋利无比。 云驭何穷——指驾着彩云驰骋于天际,形容行踪不定、不可测度。 天何以为宫——意指天地之间,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作为宫殿。 【译文】 宝剑的装饰像凤凰一样,但是没有锋利的刃口;宝剑的质地像龙一样,但是没有锋利的锋刃。宝剑的气势如虹一般
邺令智兮过西门,邺田恶兮灌以漳泉。舄卤兮稻粱繁。 - 诗句释义: 1. 邺令智兮过西门:“邺令智”指的是邺地的智者或领导者,“智兮”表示其智慧和聪明。“过西门”可能象征着他们经过西门(地名)的行动或决策。 2. 邺田恶兮灌以漳泉:“邺田恶”可能指的是邺地的田地状况不好或者有困难之处。“灌以漳泉”表示用漳水来灌溉这些田地,可能是为了改良土壤,提高产量。 3. 舄卤兮稻粱繁
注释: 1. 素衣:白绢制成的衣服。白虹:白色的长虹,比喻勇士的豪情壮志。 2. 羽声:指箭矢飞射的声音。怒:猛烈。号:呼喊。 3. 朔风:北风,这里指北方的寒风。 4. 易水西流:易水往西流入大海。易水在河北易县,发源于太行山,东流入海。 5. 不复东:不再向东流去,比喻壮士的悲壮牺牲。 译文: 白绢制成的衣服,像白虹一样飘逸,箭矢如暴风般猛烈射出,但那股豪情壮志已经随着北风向西流去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作者,他叫韩愈。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世文宗”之名。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语言质朴生动,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 花传三百妙, 雪简忙中授, 登门宁厌峻, 命驾勿言疲。 蒋径筠遮槛, 陶家菊傍篱。 寒褰怀畚褐, 霁卷钓璜丝。 羽翼双壶箭, 醇醪百屈卮。 食毛忧警跸,
商歌 南山白石何凿凿,南山有人叩牛角。 唐虞世往忽如昨,夜寒不明布衣薄。 牛兮牛兮且服犁,平田舍汝将用谁。 注释 1. 南山白石:南山上的白色石头。 2. 凿凿:形容石头的坚硬和光滑。 3. 叩牛角:敲打牛角。 4. 唐虞世往:古代传说中的太平盛世,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 5. 忽如昨:好像昨天一样,形容时间变化快。 6. 布衣薄:穿着简朴的布衣。 7. 服犁:耕作。 8. 平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