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查对诗句内涵的品味及艺术手法的赏析。首先读懂是全诗意思,理解其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再结合诗歌的意境、主题、作者生平等来分析诗人的情感。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诗歌的内容,又考查诗歌表达技巧,解答时既要抓住关键词,又要联系诗句内容进行分析。如“雒浦雪回情好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把握技巧。鉴赏时,首先从词语入手,逐字逐句地对诗句进行分析,赏析其表达效果。 “博山垆火暖春柔,蝶喜花欢伴莫愁。”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火旁的博山下,春天的暖意让人感到柔和;蝴蝶喜欢花朵的快乐,陪伴着莫愁。 “朱几静中晴倍洁,碧堂深处午殊幽。”这两句的意思是:在静谧的环境中,明亮的桌子显得格外洁净;在深深的室内
诗句解释 - 月到心先洁:月亮升起时,我的心便感到清明洁净。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欣赏能力,以及在自然界中寻找心灵净化的方式。 - 风生意早凉:微风习习带来了凉爽的气息,使得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这里的“意”指感觉,即风的感觉,而“凉”则是指温度的变化。 - 年华不必问:岁月如流,无需过多地询问或担忧年华流逝。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当下生活的重视。 - 幽兴此为长
代答三首 回忆初文梓倚新声,转盼商音绿牖惊。 霜气半侵鸳被冷,露华遥共翠帘清。 空教倩女魂难去,料得荆王梦不成。 解意屡呼秦吉了,秋期谁谓杳无情。 注释: 1. 忆初文梓倚新声:回忆起年轻时倚靠在新声音中的场景。 2. 转盼商音绿牖惊:转瞬之间,听到商音使绿色的窗户也为之一惊。 3. 霜气半侵鸳被冷:霜气已经侵入了鸳鸯被,使得它显得有些寒冷。 4. 露华遥共翠帘清:露珠和月光一同映照在翡翠帘上
【注释】: 1. 游鳞戏芳沼(游鳞:指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芳沼:美池,池塘。) 2. 飞翰息深树(飞翰:指高飞的鸟。飞翰息深树:鸟儿栖息在深深的树林中。) 3. 此:这里。 4. 寂无言:寂静无声。 5. 尘心何处去:尘心:世俗之心,指人世间的名利欲望。何处去:到哪里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闲适无事之时,在池塘边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鸟儿在树梢上休息,而自己静静地坐在岸边
注释: - 眉淡凭谁画:指女子因相思而憔悴,连眉毛也变得淡淡了,她能靠谁来画出自己的样子呢? - 床空只独居:床上空空的,只有我独自居住。 - 天涯音信绝:远在天边,无法传递音信。 - 还寄梦中书:我还会托梦给你,让你在梦里知道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形象,展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别情”为题,通过对景物、情感等的描述
【注释】 玉容:代指美女的容颜,也指美女。寂寞:孤独、冷落。膏沐:古代妇女洗头、沐浴用的膏和沐(洗头的水)。施:涂抹,这里指洗头、沐浴。 君:你,指情人或丈夫。归日:分别的日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思念远行丈夫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子的容貌、情态及内心活动,表现了她对丈夫深切的爱意和眷恋之情。诗的首句“玉容谁寂寞”,是说妻子独守空闺,容颜寂寞。第二句“膏沐好勤施”是说妻子为丈夫洗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答三首》之一。 第一句“氍毹不寐怯春凉,信是秋来分外长。”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春夜无法入睡的情景。氍毹是一种织物,这里用来比喻床铺,暗示着作者在春夜中辗转反侧,感到格外寒凉。"信是秋来分外长"表达了作者对秋季特有的感受和情感上的体验。 第二句“青玉案传云雁远,白头吟就锦鸳翔。”描绘了作者收到远方亲人消息的场景。青玉案是古代一种用玉石制作的餐具,这里借指书信
【解析】 本题是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注意“檐”“牖”的书写。 【答案】 译文: 春天刚刚过去一半,花儿已经开放了,夜晚我还没有睡觉。一阵微风吹拂着小窗,将明亮的月亮带到我的床前。 注释:①檐下;②牖:窗子
【注释】 婵娟:指美女。半仙:指仙女,这里指美人。佩环清韵:指美人的佩环和她的歌声清脆悠扬。碧空传:指飘向高空。轻翀燕体:指轻盈地飞向燕体(燕子)。兰茝:指兰花、艾蒿等香草,这里泛指花草。急耸蛮腰:指迅速挺起丰满的腰身,好像要冲破雾烟。三岛:传说中神仙所居的地方,这里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绿华:指绿色的花,这里泛指花草。九疑:《山海经》中记载有九座山,其中最高的一座是云梦山。因云梦在潇水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