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垆火暖春柔,蝶喜花欢伴莫愁。
朱几静中晴倍洁,碧堂深处午殊幽。
爵簪慢拨寒灰积,鸾扇徐扬馥气浮。
久立芬风吹彩袂,澹烟浓雨思悠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把握技巧。鉴赏时,首先从词语入手,逐字逐句地对诗句进行分析,赏析其表达效果。

“博山垆火暖春柔,蝶喜花欢伴莫愁。”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火旁的博山下,春天的暖意让人感到柔和;蝴蝶喜欢花朵的快乐,陪伴着莫愁。

“朱几静中晴倍洁,碧堂深处午殊幽。”这两句的意思是:在静谧的环境中,明亮的桌子显得格外洁净;在深深的室内,中午时分,这里特别清幽。

“爵簪慢拨寒灰积,鸾扇徐扬馥气浮。”这两句的意思是:慢慢地拨动着酒器中的酒杯,让那冷灰落去;慢慢地扇动着香炉上的鸾扇,使香气四溢。

“久立芬风吹彩袂,澹烟浓雨思悠悠。”这两句的意思是:久久伫立在这清香袅袅之中,阵阵微风拂过彩袖;淡淡的烟雾和浓浓的雨意让人思绪万千。

【答案】

(1)这首诗以炉火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美人图。首联写美人的美貌与心情。颔联通过描写环境来衬托美人的娇美。颈联写美人的仪态。尾联写美人的心事。

(2)“博山”“炉火”“春柔”营造了一种温暖的氛围,烘托出美人的娇艳。“莫愁”“蝶喜”点明了美人的身份,也表达了美人的喜悦之情。“静中”“晴倍洁”、“深里”“午殊幽”,突出了美人的美丽。

(3)“爵簪”“慢拨”“寒灰”,写出了美人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美人的娴雅。“鸾扇”“徐扬”“馥气”写出了美人的仪态和动作,表现出美人的高贵气质。“久立”“芬风”“彩袂”,“澹烟”“浓雨”,“悠思”等词,将美人的心事写得婉转含蓄,富有情致。

(4)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莫愁”是东汉时期的美女,“博山”是地名,“爵簪”是古代贵族妇女所戴首饰,“鸾扇”是古代一种精美的装饰物。这些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赏析:

此诗为咏美人之作。诗人抓住美人的特点,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她的容貌、服饰、仪态以及内心世界。诗一开头,便以炉火为媒介,渲染出春日暖洋洋的氛围,使人感觉到美人的体态婀娜多姿。“蝶喜花欢”一句,既写出了美人的活泼可爱,又暗示了她的青春常驻。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她美丽的容颜。“晴倍洁”三字,把美人的容光照得晶莹剔透,光彩照人。颈联则写美人的仪态。“爵簪”两句,既写出了美人举止优雅,又写出了她身上散发出的独特芬芳。“久立”两句,不仅写出了美人身姿的飘逸,还写出了她内心的惆怅。“澹烟”“浓雨”两句,不仅写出了美人的心境,也写出了环境的凄清。结尾两句,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典。“莫愁”是东汉时的美女,“博山”是地名,“爵簪”是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一种头饰。这些意象,都为诗歌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