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禄
【注释】 共子真: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男子。同魂与魄:比喻两人心灵相通。不道轻轻便坼:不说,却见轻纱已裂。 无奈离魂急:无法抑制离别的痛苦。独留残魂谁相匹:只有留下残存的魂魄,没有人能与之匹配。 检点屏帷寻旧迹:仔细地翻找屏风上的遗物寻找过去的痕迹。印臂钗痕未失:手臂上的印痕还在,但钗上的戒指不见了。 立尽窗儿黑:直到天完全黑透才停歇。 愁来那辨阡和陌:到了夜晚,分不清哪是阡哪是陌。 【译文】
【诗句释义】 泪眼并非像潮水一样有规律,一提到离别的忧愁就会晕开。此时看人更加俊朗,他横波的眼神哪里是为了多啼哭而损伤。 家住在西泠桥附近还比较近,你曾经和苏小小一起品尝同心酒。不要忘记了相思之情,却让油纸伞没有准头。 【译文】 泪水不是像潮水一样有规律,一提到离别的忧愁就会晕开。此时看人更加俊朗,他横波的眼神哪里是为了多啼哭而损伤。 家住在西泠桥附近还比较近,你曾经和苏小小一起品尝同心酒
诗句释义: 1. “箫局晨香袅”:描述了早晨箫声中飘来的香气。 2. “流苏晓梦还”:指的是在清晨的梦境中,流苏(一种装饰物)随风摇曳的场景。 3. “十三小女绿鸦鬟”:描述了一个年龄大约十三岁的小女孩,她的头发被做成了绿色的鸦形状。 4. “情似十三明月”:将小女孩比作十五的月亮,暗喻她的美貌或情感像明亮的月亮一样吸引人。 5. “未全圆”:这里可能是形容小女孩的美丽或情感尚未完全展现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赏析,答题时先指出诗句的手法,然后再结合全诗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琼树蒙蒙映,红窗漫漫流”两句是写景,“琼树蒙蒙映”描写的是春日里树木的颜色,“红窗漫漫流”描写的是春天窗户上的帘子的颜色。“雪儿好为唱无愁”是说雪儿要为你唱歌。“休负一规亲切,照藏钩”意思是不要辜负这一规亲切的月色,来照藏钩游戏。“珠露从教湿
诗句:胡波慢似眼波秋。自爱风流照碧流。嫌他年少颠狂甚,棹入荷花不举头。 译文: 眼睛的波纹似乎在秋天里更加柔和,我被那风姿绰约的美貌所吸引,仿佛她的清辉能照亮流水。虽然她年轻,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狂野之气,但当她划船进入荷花丛时,却突然停下了桨,不再向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女子的美丽与独特性格。"胡波慢似眼波秋",形容女子的眼睛波光流转,如同秋日的阳光,柔和而又充满情感
【注释】 (1)霄汉:指天空。晴霞:指晴天的彩云,也泛指朝霞。卷:卷曲,盘旋。 (2)“堪羡”三句:湘东三管指萧统、沈约和谢眺。他们都是南朝文学家。笔露非秋仍泫,指文采如秋露晶莹,但感情依然哀伤。论黼黻(fǔ fú):讨论礼服上绣的花纹(黼,斧形纹;黻,两鱼形纹)。八蚕抽茧:指织女星。传说织女星上的仙女们织出五彩丝线,用来做各种丝绸衣裳。经术文章兼事业,莫潘江陆海量深浅:指学问和事业
浣溪沙 金井风微响辘轳。桐阴漏日晓妆初。薄寒犹怯玉肌肤。 帘幕絮萦双紫燕,盆池花衬小红鱼。昼长耽阁绣工夫。 注释: 1. 金井风微响辘轳:金井(井)中风声细微,可以听到辘轳转动的声音。 2. 桐阴漏日晓妆初:桐树的影子洒落在窗户上,仿佛是漏下的阳光,在早晨的妆容刚刚完成时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漏”字形象地描绘了阳光透过窗户的景象。 3. 薄寒犹怯玉肌肤:尽管天气有点冷,但肌肤依然娇嫩如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出自《东坡志林》。诗中描绘了夏日湖上采莲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句释义: 1. 风皱澄波绿漾陂(碧波荡漾)。 - 风:指微风拂过水面 - 澄波:清澈的波浪 - 漾陂:波动的池塘 2. 腕慵不觉荡船迟。 - 腕:手 - 慵:懒洋洋的样子 - 不觉:不自觉地感到 - 荡船迟:划船缓慢 3. 欲惊沙嘴鸳鸯睡。 - 欲惊:想要惊动 - 沙嘴
【注释】: 水调歌头·祝蒋汉修五十九月月方朔,南极应长庚。曙色朝烟初展,车骑满郊坰。已过凤池佳节,未是龙山高宴,来往甚逢迎。蒋径有双仲,华祝拟耆英。 把黄花,歌白石,舞青萍。唾壶休击,须知铜柱接蓬瀛。上马试君霹雳,下马看君露布,早岁已成名。未遂伏波志,矍铄自骞腾。 赏析: “九月月方朔,南极应长庚。” 九月时节月亮刚圆正大,天上的北斗星斗柄指向长庚,这是古人用以指代秋天的标志
【注释】 道大:指国家大。凭舒卷:意即任凭舒展卷展。只纵横,意即只任凭纵横。鸿文:指鸿博的学问或文章。无范,意即没有标准。烟驱云遣:意即如烟似云,飘散而去。往往,意即常常。探骊遗爪甲:意即探取骊龙颔下明珠而弃其爪甲。颗颗海珠光泫:意即颗颗珍珠晶莹闪光。信不负、佳豪名茧:意即确实不负其名。银汉:银河。倒悬千尺影:意即像悬挂在空中一样。沧江:即沧海。屈注:意为长江,屈,弯曲的意思。声奕奕、宇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