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局晨香袅,流苏晓梦还。
十三小女绿鸦鬟。
情似十三明月,未全圆。
花影红屏午,春光碧户传。
抱来雁柱十三弦。
已觉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句释义:
- “箫局晨香袅”:描述了早晨箫声中飘来的香气。
- “流苏晓梦还”:指的是在清晨的梦境中,流苏(一种装饰物)随风摇曳的场景。
- “十三小女绿鸦鬟”:描述了一个年龄大约十三岁的小女孩,她的头发被做成了绿色的鸦形状。
- “情似十三明月”:将小女孩比作十五的月亮,暗喻她的美貌或情感像明亮的月亮一样吸引人。
- “未全圆”:这里可能是形容小女孩的美丽或情感尚未完全展现,如同满月未到圆满。
- “花影红屏午,春光碧户传”:描述了中午时分,花影映在红色的屏风上,春光从窗户透进来,整个屋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抱来雁柱十三弦”:可能是在描述弹奏琵琶时的情景,琵琶的琴弦数量为十三根,用”雁柱”来形容其形状。
- “已觉一弦一柱,思华年”:通过对比感受到音乐中的每个音符、每个琴柱,联想到自己的年轻岁月已经过去。
译文:
早晨的箫声中飘散着香气,梦中仿佛有流苏摇曳。
我有一个年纪约十三岁的女儿,她的头发是绿色的鸦形。
她的情感美丽如十五的明月,但还未完全展现。
花影洒落在红屏风上,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子。
抱着琵琶弹奏,十三根琴弦在指尖流转。
感觉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琴柱都充满了思念,回忆起青春年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少女形象和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清晨箫声、流苏、女孩发饰、音乐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通过对女孩情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