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不尽来荆蜀,天堑平分控五州。
地近沉舟悲战伐,人从击楫想风流。
波开云日诸峰出,浪涌鱼龙夹岸浮。
况值丹枫摇落尽,三山缥缈欲忘忧。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流寓四川成都时创作的。当时,杜甫因受“安史之乱”的影响,颠沛流离,生活十分困苦,心情也十分郁闷。但诗人并不消沉,他以超旷的襟怀,面对艰难险阻的生活,仍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下面是每句诗的解释:

  1. 长江不尽来荆蜀,天堑平分控五州。
  • 注释:“荆”指荆州,“蜀”指四川,“天堑”指天然形成的大沟壑,这里指长江。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江的感慨,他认为长江的水源没有止境,从荆门流入了四川,而长江两岸又形成了天然的防线,控制着中国的五个州。
  1. 地近沉舟悲战伐,人从击楫想风流。
  • 注释:“沉舟”指沉船,“击楫”指划船。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感慨和对于文人风骨的追求。他看到江边的沉船,感到悲伤,因为战争带来了破坏;而他在江边划船,想象着文人的风采和气度。
  1. 波开云日诸峰出,浪涌鱼龙夹岸浮。
  • 注释:“波开云日”形容江水波涛汹涌,好像云彩被揭开一样。“鱼龙”指江中的鱼类和水生动物。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江水的壮丽景象,波涛汹涌如同云开日出,江中充满了鱼和龙等生物。
  1. 况值丹枫摇落尽,三山缥缈欲忘忧。
  • 注释:“丹枫”指红色的枫树,“三山”通常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山。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景色的喜爱和对于生活的淡然。他看到丹枫已经凋零殆尽,但三山仍然飘渺如梦,仿佛让他忘记了忧愁。

整体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江景,并通过对比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的美,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美好人生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乐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