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
我们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檐霜檽雨放秋回,短景难消蚁磨催。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檐上挂着霜,屋檐下的水滴落在地面上发出“檽”(一种古琴的弦)的声音,暗示着秋意渐浓。而时间仿佛被蚂蚁的爬行所消磨,使得短暂的景象显得更加难以消逝。这里的“短景”指的是秋天的景色,“蚁磨”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2. 袖手江湖天更迥,惊心骨肉梦成灰。 - “袖手江湖”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水观音亭栏望:这句描绘的是观者站在水观音亭的栏干上远眺的景象。水观音亭可能位于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亭名中的“观音”象征着慈悲与宁静,而“亭栏望”则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2. 此间粗得清凉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环境的赞美,认为这个地方给他带来了清凉和舒适的感觉。这里的“粗得”可能指的是意外获得的,或是在寻常环境中感受到的特别之处。 3.
中秋孤坐 佳节匆匆意悄然,自煎茶水对炉烟。 流天大月虚今夕,入坐小车思隔年。 析饼喜嗔怜子稚,侵帘风露觉凉先。 枯愁收拾凭谁寄,漫放商声上七弦。 【注释】 1. 佳节:佳节是指中秋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 2. 自煎:自己动手煮茶。 3. 对炉烟:对着炉火的烟雾。 4. 流天:天空。 5. 虚今夕:今晚月光特别明亮。 6. 入坐:坐下。 7. 析饼:吃月饼。 8.
诗句释义 1 麦秀西风迹已陈 - 这句话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西风已经吹过了麦田,留下了成熟和收获的痕迹。"迹已陈"指的是这些痕迹已经被秋风吹拂得很明显。 2. 哀丝豪竹泪犹新 - "哀丝豪竹"可能指的是古代乐器,这里的"泪犹新"表示这些乐器的声音还像泪水一样让人感到悲伤。 3. 早知借箸难筹国 - "借箸"是一种比喻,意思是用筷子代替手指来思考或策划问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担忧
诗句解析: 1. 万里鸿飞心事传,乍随风色到吟边。 - 描述诗人远在万里之外的心情和思念,突然感受到风的变化,这些情感随着风传递到了他的身边,即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2. 相携故侣成川逝,几向西楼看月圆。 - 描述了诗人与老朋友一起在海边散步的情景,以及他们共同欣赏西楼中明亮的月亮。 3. 避地九夷原匪陋,藏身一壑恐难坚。 -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异族的尊重,认为他们的生活环境虽然简陋,但值得尊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48句,每句7字,每句七个字,共四联八句,每联六个字。 第一联: - 释义:跃龙桥宽广而壮丽,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车轮在这里经过。 - 注释:跃龙桥,即今河北石家庄市的赵州桥,建于隋代,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 - 赏析:此联以“跃龙”起兴,描绘了赵州桥的雄伟与壮观。 第二联: - 释义:先生手持书卷,每月都会多次路过这座桥。 - 注释
【译文】 在狭小的空间内,可以画出清晰的图景,晚云和新月映照在两楹之间。 荒唐的牛郎织女传说流传千年,可笑的是那鸡虫得失乱人心性。 想要断绝世俗婚宦的牵绊,没有年少时绮罗香艳的情感。 高高的斋房坐着可以享受清新凉爽,一片叶子无秋起落也令人惊心。 【赏析】 《七夕遣兴》,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此诗作于诗人罢官后隐居退居之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世事如梦的认识和感叹。 首句“尺宅堪图寸晷清”
过仲詹小斋闲话 怀铅十载不归耕,了却公家趁晚晴。 作锻那知中散意,曳涂犹避漆园名。 偶窥大化讥蛮触,苦有馀哀到脊令。 斗室高天吾与子,开门还忘此何声。 译文: 我怀揣着铅锤已经十多年未曾归去耕作,如今终于在傍晚时分了却公务。制作铁器却不懂其中的中散意趣,拖曳着车履却依然避开漆园的名声。偶尔窥视天地间的大道,讥笑万物的争斗,内心充满深深的悲哀直至脊令。在这斗室之中抬头仰望天空
注释: 梦侯自津门来书诙奇玩世得句却寄 故人知我苦绸缪,落笔能开海上楼。 何恋稷门初至客,最难江国后归舟。 酒边哀乐陈陈见,风入园林事事秋。 着子一枝原局促,迟予三径足淹留。 赏析: 梦侯是作者的友人,他的诗才非常出众,所以诗人对他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故人知我苦绸缪,落笔能开海上楼",这是说朋友对我的处境了解得很清楚,我落笔就能开启海上的高楼。这里的“知”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诗句释义】 1. 此际真疑贯月游:此时,我仿佛真的在月亮下游玩。 2. 烟波不数五湖舟: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哪能比得上五湖的游船呢? 3. 沉冥市色藏微语:深沉、昏暗的城市中,有细微的言辞隐藏其中。 4. 淡定风光许暂留:淡定的风光让我暂时停留。 5. 据石自绵丘壑意:靠着岩石自成山丘和沟壑之意。 6. 怀人休问溯洄愁:怀念的人啊,不要询问我的归途之思。 7. 蟾辉鸦鬓俱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