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寿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晓全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本首诗是诗人回忆自己三十年前穿母亲缝制的新衣时的感受和体会。首句“卅载绨袍检尚存”意思是说,这三十年来,我穿的衣服中还保存着母亲的一件衣服,虽然破旧不堪,但那暖意还在。第二句“领襟虽破却余温”意思是说,这领子虽然破了,但衣服里还是暖的。第三、四两句是写新衣被重新缝补的情景,“重缝不忍轻移拆”
【注释】 拂水山庄:即拂水堂,是宋初名臣张齐贤的别墅。张齐贤曾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平章事等职,封魏国公。他为人宽厚长者,以直谏闻名于世。这首诗是作者在拂水山庄题写后所记的。 几树残阳故国春;“几树”三字,点明时间是在春天。残阳如血,映照着故国的春光,使人触景生情,不禁回首往事。 沧桑回首劫灰新;“沧桑”二字,概括了作者几十年的经历与感受。回首往昔,沧海桑田,人事全非,感慨万千。劫灰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诗句解析: 1. 渺渺烟波叠叠愁:描述秋天的烟波浩渺,给人一种愁绪连绵的感觉。 2. 飘然一叶荡中流:形容小舟在湖面上随风摇曳,如同一片落叶在水面上漂泊。 3. 湘江老得秋如许:以湘江之久经沧桑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秋天的景色历久弥新。 4. 不许芦花不白头:描绘了芦苇在秋风中依然保持其白色,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5. 赏析: -
诗名:书张江陵传后 译文: 相公礼数绝班联,生是升霄死坠渊。 博陆祸萌骖乘日,元成恩断仆碑年。 曾无梁窭池台盛,并异京攸父子权。 弱主衰朝中外肃,千秋谁似济时贤。 注释: 相公礼数绝班联:这里的“相公”指的是宰相(丞相),而“礼数”则是指礼节和等级制度。"绝班联"意味着失去了与皇帝同等的尊贵地位,无法享受与其他官员相同的待遇。 生是升霄死坠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生死轮回的感慨
注释: 1. 灯下校书完即书写在诗的后面。 2. 昼夜辛苦写书,漏壶里的水还未流完。 3. 肚子里还保持着少年时的雄壮。 4. 写诗使人惭愧,像刘麟士一样。 5. 每年写的诗比前一年多,好像陆游一样。 6. 竹径上有阴影遮住月亮,纸窗没有缝隙却有风吹进。 7. 文章报国终究有什么用处?即使做到渊云也不够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灯下校书时所写,抒发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 - 关键词: "怜" - 译文: 我极其同情在庄烈帝一朝的臣子们。 - 赏析: 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庄烈帝一朝臣子的深切同情,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待遇,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第2句 - 关键词: "法禁貂珰严内侍" - 译文: 法律禁止宦官参与朝政,太监们无法随意行动。 - 赏析: 此句揭示了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
澹忘 力遣牢愁付澹忘,垂帘枯坐静焚香。 官间屡集惟书估,老倦常游是睡乡。 室有吟声贫亦乐,秋多晴日昼仍长。 遗文更欲传家武,泣语诸孙好护藏。 注释: - 澹忘:指将忧愁和烦恼都忘掉。 - 垂帘:指放下帘子,表示休息。 - 穷坐:长时间坐着。 - 书估:卖书的商人。 - 睡乡:比喻睡觉的地方。 - 吟声:诗歌的声音。 - 遗文:遗留下来的文章或书籍。 - 武:这里指的是家族的荣耀和地位。 赏析
【注释】 秋夜独坐:指在秋夜独自坐着。横心:指胸中有豪情壮志,不向命运低头。五岳:指五座山名,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嵯峨:形容山势高峻重叠的样子。自剔残灯:指自己用残灯照明读书或写作。自剔残灯,指自己刻苦学习。倚醉歌:靠在酒醉的状态下唱歌。阶下寒蛩(qióng)楼上雁:指蟋蟀在阶下叫着,大雁在楼上鸣着。十年消受:意谓在这十年中,作者经历了不少磨难,尝尽了人间的辛酸
《山行杂咏》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山萸子熟趁风落,荞麦花开如雪飞。 释义:山茱萸(山萸子)成熟后随风飘落,荞麦花盛开时宛如雪花般飘落。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茱萸成熟的轻盈和荞麦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2. 入林路曲不知返,高下乱峰青四围。 释义
霜月夜已寂,丹黄心未疲。 诗句释义:夜晚寂静无声,但我的心却因为学习而无法平静。 注释:霜月,指深秋的夜晚,月光如霜般冷清;寂,静谧无声。丹黄心,形容学者勤奋好学,心系学问。 赏析:诗人用“霜月夜已寂”来描绘夜晚的宁静,但紧接着用“丹黄心未疲”来表达他虽然身处宁静的环境中,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学习的渴望和执着。这种对比突出了他内心的坚持和毅力。 读惊邻寝梦,吟续旧游诗。 诗句释义:读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