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育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归国遇黄公度赋赠四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归国逢黄公度,赋诗留别意难酬。 明灯清酒照金徽,海客新从海外归。 丝竹能陶君且听, 新亭对景莫沾衣。 注释: - 归国逢黄公度,赋诗留别意难酬:在回国途中遇到黄公度,于是赋诗以作留念。 - 明灯清酒照金徽:明亮的灯光和清澈的酒水照亮了金色的酒杯,形容宴会的华丽。 - 海客新从海外归:像海上归来的客人一样
银烛 海西残雪鬓星星,羞向丹青乞写形。 便觅鸱夷单舸去,五湖烟水唤樵青。 注释: - 银烛:银色的蜡烛,借指明亮的烛光。 - 海西:指大海之西,即浙江东部一带。残雪:指冬末积雪未融尽的景象。鬓星星:形容白发蓬松散乱的样子。羞向丹青乞写形:意思是不愿在绘画上描绘自己。丹青:古代绘画用的主要颜色。 - 便觅:便要去寻找。 - 鸱夷:传说中的一个鱼头人身的怪物,据说能浮在水面上行走,常被用作隐士的代称
【注释】: 罗䣕:指罗绮帷幔。觚棱:指宫殿或亭台楼阁的屋脊装饰。麻鞋:指僧鞋,即草鞋。行在:宋高宗南渡后建都杭州,史称“行在”。青烽:指青烟,佛灯:指佛像前的香灯。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纪念岳飞抗金胜利,追悼民族英雄而作。首联点明主题,写诗人听到杜鹃啼声,不禁感慨万分;颔联描写了诗人在佛寺中看到的一幅画面,表达了对岳飞的思念之情。尾联则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在佛寺中流泪的情景
【注释】 四忆:指《江陵愁望寄子安》、《金陵五题·石头城》、《登高》和《登岳阳楼》。 “扬舲”两句,意谓乘船到江边去问江阴。“婵娟”句,意谓感叹自己长得娇美。“太息”两句,意谓在寒冷的月光下摇荡江上的景色令人感慨。“芜城”句,意谓在芜城的空响中听到女媭(xū)的砧声。女媭是楚王姊,此处指屈原之姊。 【赏析】 这首诗为诗人在江陵时所作。诗人以江陵为背景,回忆了旧游之地的山川景物
《过马嵬唐贵妃冢》是清代诗人宋育仁创作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 马首君恩断,蛾眉妾命愁。 上阳宫女怨,白发为谁秋。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 1. 诗句释义: - “马首君恩断”:意指君王对贵妃的恩情已经断绝。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君王对妃子的爱往往伴随着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旦失去,就意味着情感的彻底断裂。 - “蛾眉妾命愁”:蛾眉,代指贵妃,这里强调贵妃的命运之愁
【注释】 1. 旧游:过去游览的地方,特指故乡。四忆:四次怀念。 2. 小姑:对年轻女子的亲昵称呼。缥缈:轻飘飘地飘荡。自仙灵:像仙女一样。 3. 镜面金焦:指南京城西的鸡鸣寺。抵画屏:可作画卷。 4. 一曲清溪:指清凉的溪水,也比喻清澈的歌声。人不见:指看不见人的踪影。 5. 六朝: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东晋、宋),这里泛指六朝古都。如梦:好像梦境一样。蒋山:即钟山,在今南京市西北
【译文】 听说蜀地已经花开,缓缓归去。花开了还自顾不暇,归期难定。我预料今晚和妻子一起看月亮,关山重重,眉间一样忧愁。 【注释】 报道:听说。 蜀道中杂诗:作者在蜀中途中的诗作。 缓缓:慢慢地。 滞:停留。 悬知:料想。 今夜:今天晚上。 同看月:一起欣赏月光。 这里指忧思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长江三峡的七言绝句。以下是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1. 蜀眼遥通滟滪堆: - “蜀眼”指的是长江入川后,在四川境内形成的一段水域,这里的水道狭窄,视线受阻,因此诗人用“蜀眼”来比喻这段水域。 - “遥通”表示与远处的江流相连接。 - “滟滪堆”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长江中游,因地形险要而著名。 2. 洑旋天地暗涛回: - “洑旋”是指水流在岩石上的旋转运动。 -
【注释】 旧游:指过去和朋友的相聚。四忆:泛指四处思念。十二云鬟:女子发髻,饰以云形物,这里借喻女子的容颜。夕晖:夕阳。山阿:山腰。扬袂:衣袖飘举。朱帏:绣有红色图案的帷帐。灵修:对所思念人的称呼。终古:永远,无尽。怅望:失意而遥望。灵修竟不归:你竟然一去不复返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怀念友人的愁绪,来表现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全诗语言优美,含蓄蕴藉,意境悠远。开头两句用“十二云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为《宿伏龙观》。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诗句注释: 1. “昔闻今见离堆古”:从前听说过离堆(即今天的江陵)的古迹,今天终于亲眼看到。 2. “归到江源悔昔游”:回到江河源头,才后悔当初的游玩。 3. “万里风涛浮海岸,十年烟雨上滩舟”:面对着万里波涛和海岸,以及十年间的烟雨和船只颠簸。 4. “坐看三峡连云走,卧听双江急夜流”:坐着看三峡与天空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