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眼遥通滟滪堆,洑旋天地暗涛回。
炊烟合遝看云起,堰水奔流挟雨来。
峭碧倒窥下飞瀑,龙渊寂听隐惊雷。
滥觞一泻波澜壮,始信夔门禹凿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长江三峡的七言绝句。以下是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 蜀眼遥通滟滪堆:
- “蜀眼”指的是长江入川后,在四川境内形成的一段水域,这里的水道狭窄,视线受阻,因此诗人用“蜀眼”来比喻这段水域。
- “遥通”表示与远处的江流相连接。
- “滟滪堆”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长江中游,因地形险要而著名。
- 洑旋天地暗涛回:
- “洑旋”是指水流在岩石上的旋转运动。
- “天地”形容水面广阔,与天相接。
- “暗涛回”表示江面的水声如同雷鸣般轰鸣,但看不见波涛,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炊烟合遝看云起:
- “炊烟”指渔民在岸边做饭时升起的炊烟。
- “合遝”意为聚集、重叠。
- “云起”描绘了天空中云彩飘动的景象。
- 堰水奔流挟雨来:
- “堰水”是指大坝上游的水流。
- “奔流”形容水流迅猛。
- “挟雨来”暗示着水流带着雨势而来。
- 峭碧倒窥下飞瀑:
- “峭碧”形容山石陡峭,颜色呈青绿色。
- “倒窥”表示从高处向下看。
- “下飞瀑”指瀑布从高处跌落。
- 龙渊寂听隐惊雷:
- “龙渊”指深不见底的水潭,这里代指峡谷中的水声。
- “寂听”意味着静默地倾听。
- “隐惊雷”形容峡谷中传来的水声仿佛隐藏着巨大的雷声。
- 滥觞一泻波澜壮:
- “滥觞”指江河开始的地方,这里比喻为诗歌的开篇。
- “一泻”表示江水奔腾而下。
- “波澜壮”形容江水澎湃汹涌,气势磅礴。
- 始信夔门禹凿开:
- “夔门”指瞿塘峡口的门户,也称为夔门关,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
- “禹凿开”指的是大禹治理洪水时开凿的三峡,即今天的三峡大坝。
-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宏伟工程,表达了对伟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