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燮
【注释】望江南:词牌名。六十四阕,指此诗共分六十二首,每首为一组,共六十四组。 乙酉:年号。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八年(975)至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六年(981),共三十六年。这里泛指宋太祖时期。 畎亩:田间。 釜底柏香:形容饭熟时锅中香气。釜下,釜底。柏,柏木柴。 瓮头:酒坛口。 酿糟:酿造的酒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小令。作者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家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赏析】 本词描写了作者在山里居住的苦况。 起二句,点明“昨夜”严寒。首句中的“山庐”,指的是作者所居之处,即山中之庐。次句中的“更”字,强调了天气的寒冷。“数尺晶莹垂雪箸”,“数尺晶莹”形容积雪之厚。“垂雪箸”比喻积雪像筷子一样直插大地,突出了积雪之多和之厚。“一篙珠玉打冰船”,用“一篙珠玉打冰船”形象地描绘出冰河上行走的困难。“篙”是船桨,“珠玉”比喻冰块,“打冰船”比喻冰河上行走的艰难
【注释】:乙酉:即公元1945年。 【赏析】: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把一个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山村写活了。全篇采用对仗手法,语言朴实无华,却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银白的世界。首句“山庐好”点题,表明作者喜欢这个山中小居;接着写雪下得大,一夜大雪封门,雪后山村一片洁白,满山遍野的树林变成了琼树玉枝;“此景冷堪夸”,说明作者认为这美丽的景色非常令人欣赏。这首诗用词简练,意境高远
【注释】 山庐:指隐居的地方,也泛指简陋的住所。残书:不全的书,多指亡国的文献。 聊可读:聊且可以阅读。 堪栖:可以栖息。 故里:故乡,这里指家乡。 休提:不提起。 【赏析】 这首词写诗人在抗战期间的避乱生活,表达了他虽然身处战乱之中,但仍然怀念故国之情。上片开头两句写自己虽然喜欢隐居的生活,但并不愿意回家乡,因为战争已经使得家园破败不堪,书籍残缺不全了。中间两句则写自己在战后流离失所
注释 1. 芬:芳香。 2. 劬(qiū):劳苦,勤劳。 3. 诗年少人:写年轻的诗人。 4. 尔雅又温文:形容这个人既有文雅的气质,又有温和的风度。 译文 勤劳学习,善于诗歌创作的年轻才子。如果见到他,你会感到他的文雅和温和。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年轻诗人的诗句。诗人通过“勤劳学习,善于诗歌创作”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年轻才子的敬佩之情。诗人还用“文雅和温和”来形容这位年轻人
诗句释义: 1. 空劳怅望。向水边篱落,闲寻闲访。偏是东风,桃李枝枝各争放。 注释:空费心思惆怅地眺望。在水边的篱笆旁,悠闲地寻找和探访。偏偏是东风,使得桃树、李树争相绽放。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一天,站在水边寻找梅花的情景。他的心情充满了惆怅和期待,因为他知道梅花已经盛开,但他还希望能找到更多的梅花。这里的“空劳怅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期待。 2. 今日与君言别,眼看这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减兰·鹓雏 - “减兰”是一种词牌名,本曲是作者以“鹓雏”作为题目,鹓雏即凤凰,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者其友人。 2. 所著红豆书屋近词见示 - “所著”表明这是作者自己的作品,“红豆书屋”可能是一个藏书之地或书房的名称。“近词见示”说明有人将这首诗拿给他看。 3. 赏以小词 - “赏”是欣赏,给予评价;“小词”则是指这首简短的词作。 4. 深情如是 -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浣溪沙”是词的一种体式的名称,因唐代诗人王观作此词而得名。又名“小山词”、“元和词”。 嘉兴:地名。今浙江嘉兴市。 文端东麓:文端公的东麓。文端,指文天祥,字履善;东麓,他的家乡。 警石恭勤:警肃恭敬勤劳。 贤嗣冲甫丈汇拓征题:贤嗣,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冲甫,对人自称的名。丈,是对人的尊称。汇拓征题,收集整理题目。 争说:争相谈论。禾中第一家:像禾中的第一家一样
阮郎归·周生梦庄见余旧藏清仪老人金石手稿 周生梦庄见余旧藏清仪老人金石手稿,中有君子耆老册一种,因为订正,更一再续辑得百人,加弁语见贻祝我,可感也。 【译文】 周生梦见庄生见到我旧藏的清仪老人金石手稿,其中有《君子耆老册》一种,因此进行订正,又一再续辑得一百人,加上弁语赠给我,我很感动。 【注释】 1. 周生:指诗人的朋友周生。 2. 梦庄:诗人对朋友的称呼。 3. 旧藏清仪老人金石手稿
诗句释义 1. 画笔谁传顾恺之。 - “画笔”指的是绘画的工具。 - “谁传”表达了疑问,询问这种技艺的来源。 - “顾恺之”指的是东晋时期的画家、诗人顾恺之,这里用来象征高超的绘画技巧。 2. 云容黯淡佛容慈。 - “云容”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这里比喻画作中的自然景象。 - “黯淡”意味着朦胧、模糊,可能指画面不够清晰。 - “佛容慈”是指佛像的温和慈悲之意,这里强调了画作中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