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谁传顾恺之。云容黯淡佛容慈。众生苦恼定应知。
瓶水倾翻能作浪,杨枝斜插亦生姿。度登彼岸在何时。
诗句释义
- 画笔谁传顾恺之。
- “画笔”指的是绘画的工具。
- “谁传”表达了疑问,询问这种技艺的来源。
- “顾恺之”指的是东晋时期的画家、诗人顾恺之,这里用来象征高超的绘画技巧。
- 云容黯淡佛容慈。
- “云容”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这里比喻画作中的自然景象。
- “黯淡”意味着朦胧、模糊,可能指画面不够清晰。
- “佛容慈”是指佛像的温和慈悲之意,这里强调了画作中佛的形象。
- 众生苦恼定应知。
- “众生”泛指世间的一切生物。
- “苦恼”表示烦恼和痛苦。
- “定应知”表达必然知晓的意思,强调画作描绘的是人间的苦难。
- 瓶水倾翻能作浪,杨枝斜插亦生姿。
- “瓶水”指的是装水的瓶子,“倾翻”即倾倒。
- “能作浪”暗示瓶子倾倒后形成波浪,形象生动。
- “杨枝”指的是树枝,“斜插”是树枝随意地摆放。
- “亦生姿”表明即使是随意摆放的树枝也显得生机勃勃。
- 度登彼岸在何时。
- “度登彼岸”在这里可能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达到解脱或成功的彼岸。
- “在何时”表达了一种疑问,询问何时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译文
画笔传承给顾恺之。云彩模糊,佛像温柔而慈悲。世间众生的苦恼,我必须知晓。瓶子倒下能成海浪,杨树枝条随意插也能展现生命之美。何时能够渡过生命的彼岸?
注释
- 画笔谁传顾恺之。:这里的画笔指的是绘画的工具,顾恺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这里用他的名字来代表高超的绘画技巧。
- 云容黯淡佛容慈。:这里的云彩和佛像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和宗教的象征意义。
- 众生苦恼定应知。:这里的众生指的是所有的生命体,苦恼则代表了生命中的各种困扰和苦难。
- 瓶水倾翻能作浪,杨枝斜插亦生姿。:这两段描述了瓶子倾倒和树枝随意插放的情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美。
- 度登彼岸在何时。:这里的彼岸指的是生命的终结或者解脱的状态,询问何时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艺术创作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先,诗中提到“画笔谁传顾恺之”,这不仅赞扬了顾恺之的艺术成就,也暗示了艺术创作的传承性和重要性。接着,“众生苦恼定应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类共同遭遇的同情与理解,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再如,“瓶水倾翻能作浪,杨枝斜插亦生姿”不仅赞美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也传达了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最后,“度登彼岸在何时”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与探索,激发人们对未知的好奇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作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其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