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梦冷于莼。
欲化烟痕。
梧桐疏响扑栏频。
风雨凄迷人不寐,无限黄昏。
一榻隔凡尘。
瘦骨嶙峋。
绕阶络纬作哀呻。
听到宵阑犹断续,似我吟魂。

【赏析】

这是一首词,写于1912年壬子年(1902年),作者客居上海时。词人以梦为媒介,抒写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首句“秋梦冷于莼”是说:在梦中,我仿佛置身于寒冷清冷的秋天之中,这比吃莼菜还要感到寒彻心脾。这里,词人用“梦”和“莼菜”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既形象又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句“欲化烟痕”,则是说自己渴望像烟雾一样消散掉,回到故国。这里的“烟痕”象征着自己漂泊在外的艰辛,也代表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词人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景象:“梧桐疏响扑栏频。”这句诗通过描写梧桐树的声响,以及它们扑打着栏杆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寂寥的环境。这种环境使得词人更加思念家乡,同时也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风雨凄迷人不寐,无限黄昏”,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感受。这里,词人用“风雨凄迷”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自己在异乡所承受的痛苦和困扰;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而“黄昏”则暗示了词人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四句“一榻隔凡尘”,则是词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哀叹。这里的“榻”指的是卧榻,即词人居住的地方。而“隔凡尘”则意味着词人身处异地,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和束缚。这种境遇使得词人更加怀念家乡的安宁与美好。

第五句“瘦骨嶙峋”,则是词人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描述。这里,词人用“瘦骨嶙峋”来形容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种身体上的折磨使得词人更加怀念家乡的温暖与舒适。

第六句“绕阶络纬作哀呻”,则是词人对夜晚虫鸣声的描绘。络纬是一种昆虫,它们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哀伤与痛苦。这里,词人通过描写络纬的叫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不安。

最后一句“听到宵阑犹断续,似我吟魂”,则是词人对整个夜晚的感受进行总结。这里的“宵阑”指的是深夜时分,词人已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没有入睡。而“吟魂”则指的是词人的思绪,它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灵魂的象征。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不安。

这首词以梦为载体,通过对梦中景象的描绘以及夜晚虫鸣声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异乡生活的苦闷。全词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