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脉脉常凝睇。
银烛畔、残妆慵理。
憔悴可怜侬,挥手休提起。
墙阴一带伤心地。
花落去、坠欢难记。
秋雨又秋风,谙尽愁滋味。

【赏析】

此诗作于1912年壬子,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海棠春中自题秋棠图,并借“棠隐述意”。全诗通过描绘一幅秋海棠图来抒写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悲苦,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哀叹。

首句“含情脉脉常凝睇”,用拟人手法描写秋海棠的娇艳动人。海棠花含苞待放,娇艳欲滴,仿佛含着深情款款地凝望着诗人,使诗人情不自禁地凝视不已;次句“银烛畔、残妆慵理”,以银烛为背景,描绘出美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残妆发呆的情景。这里的“残妆”一词,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形象,也反映了她的心情:既想整理妆容,又因心事重重而懒理旧事。这两句诗,通过海棠与美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执着与痴迷。

第三句“憔悴可怜侬,挥手休提起”,则直接将笔触转向了海棠,形容其憔悴不堪。海棠虽然美丽如画,却因为过于沉溺于自己的情感世界而变得憔悴不堪,令人心生怜惜。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痴迷,使得海棠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人物形象。

第四句“墙阴一带伤心地”,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棠所处的环境——凄凉的墙壁阴影下,一片伤心之地。这句诗通过环境的衬托,更加凸显了海棠的孤独与无助。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伤心地”一词,使得海棠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第五至六句“花落去、坠欢难记”,以及最后一句“秋雨又秋风,谙尽愁滋味”,则是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无奈与哀叹。诗人感叹花儿凋零而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悲伤和遗憾;同时,他也感叹秋天的风雨无情,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愁绪。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海棠图,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相思的痛苦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