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香犹馥。
正阑珊别意,还住芳躅。
幽梦凄清,寒雨黄昏,肯被东风吹逐。
孤心却恨春无赖,岂愿游蜂往复。
故宁甘、憔悴姿容,品耐横空寒玉。
他竟无人爱惜,万葩齐取媚,韶华纷触。
独有斜阳,如怨如痴,照向篱边巷曲。
杜鹃原是消魂鸟,惟冷对、余花痛哭。
剩南枝、月苦烟荒,仿佛傲霜秋菊。

【注释】

零香犹馥:零落的香气依然馥郁。

阑珊:衰败。

芳躅:美好的步履。

孤心:孤独的心情。

春无赖:无情的春天,不怜惜花儿。

万葩齐取媚:所有的花朵都争相向人献媚。

斜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余花:凋残的花。

月苦烟荒:明月映照下,烟雾茫茫,一片荒凉。

傲霜秋菊:像秋天的菊花一样傲然挺立。

【赏析】

此诗是词人咏叹晚开之梅,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上阕写梅在黄昏雨中独自开放,孤清高寒,不被人爱,下阕写梅在夕阳余辉中自得其乐,不随众花去取媚,更显出梅花的高洁与坚贞。全诗借物抒情,托古寓意,寄寓了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精神。

“疏影 残梅(1907丁未)”,题序标明是咏梅,但词中并无直接赞颂梅花的句子。词人的咏梅词多有寄托,这首也不例外。词人通过咏梅来抒写自己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的心情。词人说:“零香犹馥。”这是说他的梅花,尽管凋零,但香气依然馥郁。“正阑珊别意,还住芳躅”(仍徘徊于芬芳的步履之间)。“阑珊”二字表明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幽梦凄清,寒雨黄昏,肯被东风吹逐。”这几句写词人深夜独坐时的情景。梅花盛开之时,词人曾梦见它,梦中的梅花洁白如玉、芬芳扑鼻、光彩夺目,令人陶醉。可是如今梅花凋零,词人只能在梦中寻觅,梦中的梅花也不肯随那无情的东风飘落。“孤心却恨春无赖,岂愿游蜂往复。”词人恨春意太强,他宁愿让梅花孤独地开放着,而不愿让游蜂来回穿梭于梅丛之间。“故宁甘、憔悴姿容,品耐横空寒玉。”梅花虽不艳丽,但它却有一种清冷的美。这种美使词人为之迷恋不已。“他竟无人爱惜,万葩齐取媚,韶华纷触。”百花争妍斗丽,竞相开放,可词人看到的只有凋残的梅花在默默地开放着,没有谁能爱惜它。“独有斜阳,如怨如痴,照向篱边巷曲。”只有斜阳似怨似痴地照耀着梅花,让它更加美丽动人。“杜鹃原是消魂鸟,惟冷对、余花痛哭。”杜鹃鸟叫声哀婉动听,使人感到凄凉伤感,它面对凋残的梅花,不禁放声大哭起来。“剩南枝、月苦烟荒,仿佛傲霜秋菊。”只有南边的枝条上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月光照射下的烟雾朦胧一片。这仿佛是在说:傲然挺立在秋风中的菊花多么坚强不屈啊!

上阕先描写梅花在黄昏雨中的孤独状态,接着又描绘了它那清冷孤高的风姿形象。下阕则着重写了梅花在斜阳余晖中的神态。“残梅”一词,不仅写出了梅花在风雨中开放的艰辛,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对梅花的深深眷恋之情。

此词为咏梅词,上片写梅花在风雨中开放,下片写梅花在斜阳余晖中的神态。全词借物抒情,托古寓意,寄寓了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