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朱楼路欲迷。天阴容易日沉西。可怜月色更凄其。
鹦鹉前头空解语,蜻蜓无翼不能飞。魂销香草美人兮。
注释:
云外高高的朱楼路,让人迷路。天空阴沉,容易日落西山。可怜月色更加凄清。
鹦鹉停在前头却空口说人话,蜻蜓没有翅膀也不能飞翔。美人如花销魂。
赏析:
《浣溪纱·云外朱楼路欲迷》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月夜所见之景和由此生发出来的感慨。下片写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全词语言浅近而情致深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云外朱楼路欲迷。天阴容易日沉西。可怜月色更凄其。
鹦鹉前头空解语,蜻蜓无翼不能飞。魂销香草美人兮。
注释:
云外高高的朱楼路,让人迷路。天空阴沉,容易日落西山。可怜月色更加凄清。
鹦鹉停在前头却空口说人话,蜻蜓没有翅膀也不能飞翔。美人如花销魂。
赏析:
《浣溪纱·云外朱楼路欲迷》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月夜所见之景和由此生发出来的感慨。下片写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全词语言浅近而情致深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这首诗是近代诗人郑孝胥(1860-1938)的作品。郑孝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担任过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摄政王、内阁总理大臣等职务。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冷斜阳、南都旧事,伤心有恨难赋。 【注释】:斜阳:指落日。南都:指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伤心:指对过去的事情感到悲伤。有恨:指有所怨恨。难赋
【注释】 零香犹馥:零落的香气依然馥郁。 阑珊:衰败。 芳躅:美好的步履。 孤心:孤独的心情。 春无赖:无情的春天,不怜惜花儿。 万葩齐取媚:所有的花朵都争相向人献媚。 斜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余花:凋残的花。 月苦烟荒:明月映照下,烟雾茫茫,一片荒凉。 傲霜秋菊:像秋天的菊花一样傲然挺立。 【赏析】 此诗是词人咏叹晚开之梅,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上阕写梅在黄昏雨中独自开放,孤清高寒,不被人爱
【注释】 (1)缠绵调:指《拜鹃室词》。 (2)剩锦零丝:指绣花时剩下的锦片和丝线。 (3)了了:清楚,明白。 (4)南窗自绣伤心稿:在南窗下绣制着伤心的稿子。 (5)明月深宵,奇泪盈怀抱: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光明亮,泪水满怀抱。 (6)步庭前树底,将身拜倒:在庭院前树荫下,身子俯下拜了下去。 (7)冷清清、残魂缭绕:冷清清的,魂魄缭绕。 (8)啭娇喉:形容鸟鸣声婉转。 (9)啼鹃:即杜鹃
恨逐秋风去。 纵频年、天涯飘泊,芙蓉北渚。 红烛新欢圆好梦,今日旧愁无与。 尽抱得、名花解语。 我欲赠君无所赠,拟留声、及其关雎贮。 歌一曲,双双伫。 回头故国皆离黍。 唤卿卿、相将携手,一■托处。 私爱公仇难舍却,把剑同看牛女。 试仰诉、神仙伴侣。 满地胡尘谁净土,问几时、汉日光如许。 定情后,凄吟绪。 【注释】: 丁未:即1907年,作者25岁时结婚的第二年(1897-1927)。
点绛唇 病中(1912壬子) 一榻支离,恹恹睡梦无凭据。 不成情绪。 听遍黄梅雨。 除却呻吟,没个商量处。 烟痕语。 纱窗暝处。 恐与魂飞去。 注释: - 点绛唇:是一首词牌名。 - 一榻支离:形容病床上的样子,身体虚弱,不能安卧。 - 恹恹睡梦无凭据:形容病情严重,以至于连睡觉都无法安定。 - 不成情绪:形容心情低落,没有情绪。 - 听遍黄梅雨:形容病重到连黄梅时节的雨声都听得清楚
孤灯冷对婆娑影,毕竟愁肠难断。 举目尽沧桑,可有人思汉。 故枝空自恋。 只写出、鹧鸪声怨。 地老天荒,但南无北,海枯石烂。 苦忆好春归,烟花散。 一寸情怀缭乱。 伫立盼佳期,比天涯还远。 残红看不见。 想消受、泪珠无算。 而今我亦最伤心,怕临风重按。 注释: 1. 孤灯冷对婆娑影:孤灯,即独处的一盏油灯;婆娑,是摇曳的样子。形容诗人独自面对着自己的影子,显得孤独而又凄凉。 2. 毕竟愁肠难断
这首诗是诗人在1912年壬子年,回忆过去与周实丹烈士的友情,并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忆旧游 其一 题周实丹烈士遗集(1912壬子) - 记年时握手,送抱推襟,情绪缠绵。 - 记下当年我们紧握双手、拥抱在一起,心中充满了深情。 - 各茹沧桑泪,但相看不语,洒向谁边。 - 我们各自承受着时代的沧桑和泪水,却只能默默地相对无语,泪水洒落在何方? -
南歌子 旧历七夕为新历八月十九,戏对双星,率成此解(1912壬子) 卐字同心结,花针七孔穿。 翠梭织罢思缠绵。 准备宵来好梦十分圆。 仙界仍今夕,人间似去年。 银河依旧鹊儿填。 不道佳期误了卌余天。 释义: 这是一首描绘七夕夜的词,以“卍”字为中心,象征两颗心紧紧相连。用“花针”和“翠梭”分别形容织女织布的动作,表达了思念之情。整首词通过描绘七夕夜晚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期待。
【赏析】 这是一首词,写于1912年壬子年(1902年),作者客居上海时。词人以梦为媒介,抒写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首句“秋梦冷于莼”是说:在梦中,我仿佛置身于寒冷清冷的秋天之中,这比吃莼菜还要感到寒彻心脾。这里,词人用“梦”和“莼菜”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既形象又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稚柳新波费苦思。 城北断肠芳草日,玉壶落月碧烟时。 零笺残梦一丝丝。 注释:稚柳新叶如同波纹般泛起,我费尽心思地思索着,但始终没有找到解答。城北的芳草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美,月光如玉壶般洒落,烟雾缭绕。我手中零散的笔记和残梦中的画面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根细细的丝线。 稚柳新波费苦思。 城北断肠芳草日,玉壶落月碧烟时。 零笺残梦一丝丝。 译文: 嫩绿的柳条上波纹轻轻荡漾,我在苦苦思索着什么
【解析】 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目要求,明确题干所提示的默写内容,如本诗的关键词是“卖花声”“煮玉”“黄粱”“没处商量”“焦头烂额”等。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和句子的结构,书写时要做到:正确、规范、工整。 参考答案: 卖花声,即《卖花声慢》,又名《梅花弄》《红梅香慢》等。李清照作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词人因丈夫赵明诚去世而流落江南,心情凄苦
解析: 1. 诗句翻译: - “春水一池吹皱”:春天的水面被轻轻吹动,泛起了层层波纹。 - “憔悴芳容顿瘦”:形容容颜憔悴,显得消瘦。 - “忽地起秋风”:突然之间,秋天的风来了。 - “入骨凄寒真够”:这股寒意深入骨髓,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2. 注释和赏析: - 译文中的“吹皱”、“憔悴”、“入骨”都是形容景物变化和人的感受; -
【注释】 异梦同衾:比喻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睡在一起。 万唤千呼:形容呼唤声连声不断。 檀郎:古时对男子的美称。 匡庐:指江西庐山。 匡庐私合卺:用庐山的美景来比喻夫妻之间的爱情美好。 云鬟:女子的发髻,也指美女。 雾鬓:指美女的头发,像云雾一样美丽。 恩怨:《水浒传》中林冲与妻子潘金莲有一段感情纠葛,后因奸情被害,因此称男女之间的恩爱情感为“恩怨”。 印:指留下印象或痕迹。 【赏析】
诗句释义 1. 画笔谁传顾恺之。 - “画笔”指的是绘画的工具。 - “谁传”表达了疑问,询问这种技艺的来源。 - “顾恺之”指的是东晋时期的画家、诗人顾恺之,这里用来象征高超的绘画技巧。 2. 云容黯淡佛容慈。 - “云容”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这里比喻画作中的自然景象。 - “黯淡”意味着朦胧、模糊,可能指画面不够清晰。 - “佛容慈”是指佛像的温和慈悲之意,这里强调了画作中佛的形象。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一位女子对逝去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伤。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娇姿玉色 - “娇姿”指的是女子美丽而柔弱的姿态,“玉色”则形容她如同美玉般温润而洁白。整句的意思是女子有着如玉般的美貌。 2. 到死犹闻花气息 - “到死”暗示了生命的尽头,“犹闻”表示即使在死亡之后,仍然能感受到某种存在或气味。“花气息”可能指的是花香,也可能指女子生前与花朵相关的某些美好记忆
【注释】 减兰 姚叟虞琴为我写山庐好词意,作梅兰各一枝,以小词报之: 减兰,词牌名。姚叟,指作者自己。虞琴,这里代指诗人。山庐,诗人居住的地方,借指自己的住所。 开函一笑:打开书信后,笑了。 写得梅兰双绝妙:写得梅花和兰花都很出色。 我不如公:我比不上你。 只爱狸奴玩意同:我只喜欢你的猫儿玩的游戏。“狸奴”是戏弄人的词语,这里指猫儿。玩意,玩耍。 老人眉寿:祝愿老人家长寿。 兼问宛如无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