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梦魂惯识春庭路。不抵仙源误。争知重到尽销魂。最是当时依样、月华娇。 画廊检点泥痕在。漫共辞巢悔。断肠何处说酬恩。一度花开一度卷帘人。 赏析: 《虞美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绝命词。此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亡国的悲痛以及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自然和过去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以下是对该词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梦魂惯识春庭路
【注释】 枣花:枣花村,在山东。弄语:莺燕在花间啼叫。三生:佛教谓前生、今生、来生为三世。扬州:扬州市,今属江苏省。吴淞江:即今上海的黄浦江。凝眸:凝视。 【赏析】 《清平乐·枣花西院》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通过写与恋人分别时的情景,委婉地表达了对恋人的深情厚意和绵绵思念之情。 “枣花西院”句,交代地点、环境。“弄语”,莺燕相和而鸣,此处指莺燕在花间相呼相应。“闲”
西风一叶铿梧韵,平牵夜窗幽梦。 梦里溪山,云深院宇,犹识神清仙洞。冰轮乍涌。映大地霏琼,诸天凝汞。 障袂层霄,笑看尘世沸醯瓮。 年光迢递易晚,怅江湖路阻,难驾飞鞚。 雁后芳期,琴边俊语,都付啼螀偷送。闲愁万种。待写入奇怀,故人谁共。 倦影灯前,玉蟾窥画栋。 注释: 1. 西风一叶铿梧韵:西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如同在鸣叫。铿(kēng)是声音响亮的意思,梧(wú)是梧桐树,这里指西风声。 2
【注释】 “无情渡口垂杨树”,是说在渡口的垂柳树上,无情地垂下杨柳。“不绾行舟”,意谓船不能系在它那里。这是诗人自况的写照。“分付东流”,是说把心事托付给江水向东流去。“最怕黄昏泊石头”,意谓最怕黄昏时分停泊在石头上的船。这里是说自己的心绪也如船一样随着江水漂向远方,所以最害怕在黄昏时停泊在石头上。 “天涯影事孤蓬梦”,意谓天涯海角的往事都像孤零零的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注释】 1、苏幕遮:词调名。 2、强支颐:勉强撑起头,表示愁苦的样子。 3、慵整髻:懒于梳理头发。 4、疑喜疑嗔:又怀疑是喜是怒,形容内心十分矛盾。 5、回还意:指人的思绪纷杂,变化不定。 6、门外日高犹睡里:太阳已经很高了还在睡觉,形容人懒散贪睡,不起床的意思。 7、春风:春天的风,比喻人的柔情。 8、浩荡移人世:指春风的吹拂使人感到舒畅和愉快。 9、会时难,别轻易
【注释】 泛玉歌阑,闹红妆褪,野塘零乱斜晖(斜晖:夕阳余光)。又凉蝉唱晚,倦柳沦漪。露重瑶房欲坠,烟昏青镜都迷。佳期过却,水天清梦,输与鸥知。 (1)泛玉歌阑:泛:泛舟;阑:尽。泛舟到夜深歌声停止。 (2)闹红妆褪:喧闹的热闹气氛已消失。 (3)野塘零乱斜晖:傍晚时分,斜阳洒在湖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映照在这凌乱的野塘上。 (4)又凉蝉唱晚,倦柳沦漪:又凉、又倦,都指天气渐冷。又凉,又指天气渐寒
《浣溪沙》 凤凰羽葆霓旌列画看,兰舟箫鼓荡漪澜。更飘仙乐满人间。 廿载华胥惊梦破,三秋烟柳倦凭栏。西征往事忆长安。 【注释】 ①凤葆:凤凰的羽毛。指皇后之冠上的装饰物。 ②霓旌:彩虹般的旗幡。 ③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相传黄帝的女儿名叫女萝氏,生而能歌,以云为衣,在华胥树下乘履,不觉而足离地,因而有娠。后生伏羲和女娲。见汉·刘向《列子·周穆王篇》。这里指美好的仙境。 ④廿载:二十年。 ⑤华胥
浣溪沙 意气拿云忆昔年。当筵借箸画山川。功名欹枕看飞鸢。 草檄未成憎命达,酬恩何计受人怜。一龛云卧送华颠。 注释: 1. 意气拿云: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气势如云。 2. 忆昔年:回忆过去的岁月。 3. 当筵:在宴会上。 4. 借箸画山川:用手指蘸着筷子画下山川的图案。 5. 功名:指功业和名声。 6. 欹枕:侧身而卧。 7. 草檄:撰写草稿(即文告)。 8. 憎命达:痛恨命运不公。 9. 酬恩
满宫花·七夕 【注释】碧天:蓝天,青色的天。“云”是名词。“河汉鹊”,指银河边的喜鹊。耀:照耀,辉映。“绣襦金络”:绣着花的衣裙和饰以金丝的马笼头。绿:绿色。“花好”:花鲜艳。“不归家”:不愿回家。“惆怅旧阑庭角”:庭院中的栏杆旁边。阑:栏杆。庭角:庭院角落。“袅沉檀”:指点燃了沉香,袅袅升起缕缕烟雾。“浮晚酌”:饮宴至晚。“月澹”:月亮清朗淡薄。“千家帘幕”:各家的帘幕。“蕙烟兰露”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念奴娇·和谢民师推官将赴吉州》。 朝中措 花光凉节夜痕秋。人在小红楼。残梦兀遥灯影,惊心疑漾帘钩。 屏山归路,青芜沙外,稚柳江头。渐是兰桡荡尽,倚阑无那凝眸。 注释: - 花光:指月光照射下的花朵。 - 凉节:指秋季的节日或节气。 - 人在小红楼:指诗人在小红楼上。 - 残梦兀遥灯影:描述诗人在小红楼上,看到远处灯光的影子。 - 惊心疑漾帘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