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臣
【注释】 寂寥无声月亭午:寂静无人的月光照射在亭子上。亭午:太阳正中的时候。 蟾蜍通津堕清露:月亮从桥洞里照进来,把桥上的清露打落下来。蟾蜍:月亮的别名。通津:指桥洞。 明星烂烂今何稀:明亮的星星现在怎么这么稀少呢? 美人荧荧隔烟雾:美丽的女子隔着烟雾隐约可见。荧荧:隐隐约约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夜月咏怀诗。前两句写月色,后两句写人景。首句写月明,次句写月照,末句写月映,三句写月影
以下是对《再谢周颙之句二首》的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 1. 秋日照歌淮上舫:秋天的阳光照耀在淮河上的游船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2. 春花引醉福昌城:春天的花盛开,让人沉醉在福昌城的美酒之中。 3. 何如阊阖门西北:与阊阖门的西北方向相比,这里的自然景色更加引人入胜。 4. 卧听秋风枕畔声:躺在枕头旁,听着秋风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 - 译文: - 眼看秋雁歌汾水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的诗歌,下面我将逐句解读并给出赏析: 1. “文书盈几法筵埋”: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静谧、庄重的氛围。在古代,书写、记录等文书工作往往需要放置在法坛或法座之上,象征着神圣不可侵犯;而“文书盈几”则暗示着生活中的琐事、杂事多如繁星,令人应接不暇。同时,“法筵”一词也体现了修行者对于佛教仪式的重视,意味着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遵循佛法的指引。因此
注释: 书窗灯火夜深明,窗外萧萧雨叶声。 书房中的灯光在深夜仍然明亮,窗外飘落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对榻不眠谈往事,紞如五鼓过严城。 两人相对而坐,谈论着过去的往事,仿佛远处传来了五更鼓声,催促人们起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与友人共话往事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情感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书窗灯火夜深明,窗外萧萧雨叶声。”以书窗前的灯火为引子
注释: 1. 独步文章妙一台:指自己才华横溢,独步天下。独步,独自行走在道路上。文章,才华。妙一台,形容文章精妙绝伦。 2. 都门便欲挂冠回:都门,京城的大门。挂冠,辞去官职。回,归来。指诗人有退隐之意,想要回到家乡。 3. 已怜天上三台路:三台,星宿名,位于北斗星旁的天区。三台路,比喻仕途之路艰难。诗人已经意识到了官场的艰辛和危险。 4. 未尽人间八斗才:八斗,古人认为最高的才能是八斗
诗句: 眼看秋雁歌汾水,心到阳关唱渭城。 译文: 我目送迁徙的秋雁在汾水上歌唱,心中却思念着阳关之下渭城的曲调。 注释: 1. 眼看秋雁歌汾水 - 这里“眼看”指的是诗人亲眼所见,而“秋雁歌汾水”则形容秋天大雁南飞时,它们在空中飞翔的壮观景象,同时“汾水”指的是黄河的一个支流,秋季时水面上泛着金色的光芒。 2. 心到阳关唱渭城 - “阳关”是古代著名的边塞关口,位于今天甘肃敦煌一带
《和胡宿韵寄蒋之奇》是宋代诗人邓忠臣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在闲居期间的心境变化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逐一解析诗句的含义、翻译以及赏析: 1. 梦罢静思岩野回: - 梦后归隐:诗人在梦中结束了忙碌的生活,归来于自然的山岩之中。 - 思考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2. 何心商鼎作羹梅: - 忘却俗世
【注释】 拼老:指诗人年岁已高。工诗恨不高:意谓作诗的才力不足,恨不能写出更高超的作品来。苦心错玉与砻(lóng隆)刀:用“错玉”和“砻刀”比喻磨炼功夫,比喻苦心钻研学问或技艺。砻刀,磨刀的工具。 正如天禄秋风夜,剔尽寒灯著广骚:天禄是古代的一种美石,这里指砚台。秋风夜,指夜晚。剔尽寒灯著广骚:意思是在灯光下彻夜地琢磨诗文。 【赏析】 《奉答张文潜戏赠》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酬答之作
注释: 和文潜:应为杜甫。 嘲无咎夜起明灯诵予诗:讥讽无咎夜晚起床点亮灯光吟诵我的诗歌。 参横月转与天高,归士飞心忆大刀:月亮已经西移,天很高,归乡之人思念故乡的亲人。 故作楚吟排滞思,吟成风叶更萧骚:故意模仿楚辞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吟咏成风,使风吹动树叶,发出萧瑟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无咎的一种调侃,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首句“参横月转与天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月亮高挂,星光闪耀
注释: 已未年(1189),春,与伯时较试南宫。同年被命者六人,今兹西馆唯同伯时一人而已。因书奉呈。 十载京师,五校文,并游多已据通津。 再来更锁城西馆,检点同年只一人。 译文: 在已未年的春天和伯时进行较量考试,被选中的只有我们两人,这是京城中五年才有一次的机会。现在又来到京城参加考试,这次又只剩下我们两人,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十年来一直住在京城中,参加了五次的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