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盈几法筵埋,香火秋来愿稍乖。
得似鹿门携手去,定随绣佛镇长斋。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的诗歌,下面我将逐句解读并给出赏析:

  1. “文书盈几法筵埋”: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静谧、庄重的氛围。在古代,书写、记录等文书工作往往需要放置在法坛或法座之上,象征着神圣不可侵犯;而“文书盈几”则暗示着生活中的琐事、杂事多如繁星,令人应接不暇。同时,“法筵”一词也体现了修行者对于佛教仪式的重视,意味着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遵循佛法的指引。因此,这句诗通过对比生活中琐事与修行者对于佛法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淡然处之。
  2. “香火秋来愿稍乖”: 这句诗透露出一种微妙的情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是思念的季节。香火作为佛教中的重要元素,代表着人们对佛祖的虔诚和对佛法的信仰。然而,当香火在秋天来临之际,人们往往会产生一些变化,可能是对佛法理解的深化,也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这里的“愿稍乖”可能是指人们在追求理想时,难免会受到现实的束缚,使得原本的心愿变得不那么完美。这句诗通过对香火的描写,引出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3. “得似鹿门携去去”: “得似鹿门携去去”这句话中的“鹿门”是一个典故。据《后汉书·刘秀传》记载,汉光武帝刘秀曾到鹿门山游玩,并在此隐居读书。这里用“鹿门”指代隐居之所,寓意着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喧嚣,寻找内心的平静。而“携去去”则表示诗人想要离开世俗,去寻找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4. “定随绣佛镇长斋”: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态度。绣佛在这里指的是精美的佛像,而“镇”字则意味着稳定、持久。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外界如何变迁,诗人都将坚持自己的修行之路,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定随”和“绣佛”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镇长斋”也体现了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过午不吃荤,以清净心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5.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僧人在秋天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在面对世俗纷扰时所表现出的淡然与坚定。诗中的关键词“香火”、“法筵”、“绣佛”等都富含深意,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修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