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习经
诗一: 宿雾弥平野,初阳散曲池。 不殊南荡兴,待补辋川诗。 译文: 早晨的雾气弥漫在平坦的田野上,太阳的第一缕光线洒在池塘边。这景象并不逊色于南方的春游,我期待能够完成《辋川图》的创作。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清晨的景色,通过“宿雾弥平野”、“初阳散曲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和宁静的感觉
书何蔚《高杂感诗》后三首 九锡威弧矢,三旬断鼓鼙。伤心秦博士,惭德汉征西。 篝火妖狐冢,春风桃李蹊。谓予今不信,杜宇已成啼。 【注释】: 1. 九锡:古代帝王赐予大臣的九种礼遇,这里指加封官爵。威弧矢:指天子赐给有功之臣的弓和箭。三旬:三十天,指一个任期。 2. 伤心秦博士:秦博士,即秦国的博士,指秦桧、秦立等投降派。 3. 惭德汉征西:汉征西将军马援是东汉名将,曾率军征讨匈奴
病起趋田诗九首 事贱偏多趣,除闲不算顽。 烧塔临兔穴,折苇当鱼竿。 转物升元阁,称书旧馆坛。 将身供万劫,悄立待孤欢。 注释: 1. 事贱:指的是琐碎的事情。 2. 算顽:指处理事情。 3. 烧塔临兔穴:用燃烧的方式销毁塔。 4. 折苇当鱼竿:用折断的芦苇做成鱼竿。 5. 转物升元阁:将物品转移到元阁。 6. 称书旧馆坛:《庄子》中有“称”和“书”两个词,此处可能是指《庄子》一书。 7.
病起趋田诗九首 旱草还伤水,秋风正起予。 孙休艰遇岁,郑缓误攻儒。 芜秽从删治,新诗拟建除。 白茅柔结好,留与护鸡雏。 注释: 1. 旱草还伤水,秋风正起予。:旱灾之后,草都枯死了,但秋天的风却带来了凉意。 2. 孙休艰遇岁,郑缓误攻儒。:孙休年事已高,遇到困难,而郑缓则错误地攻击儒家。 3. 芜秽从删治,新诗拟建除。:将杂乱无章的事物进行整理和清除,准备写新诗。 4. 白茅柔结好,留与护鸡雏。
晓月看曾惯,秋潮意略平。 呼僮洗桐树,通留灌芜菁。 点点金英小,飞飞粉翅轻。 岁芳摇落尽,所得是凄清。 注释: 1. 晓月:清晨的月亮,这里指秋天的月亮。2. 秋潮:秋天的潮水。3. 意略平:心情略微平静。4. 通留:全部留下。5. 金英:金黄色的花朵。6. 粉翅:轻盈的翅膀,形容蝴蝶等昆虫。7. 岁芳:年华、岁月。8. 摇落尽:凋零殆尽。9. 凄清:寂寞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象的诗
送李梅庵之金陵兼讯海上丁三 风尘临别意,哀乐胜前贤。 逐世原非策,忧时只自煎。 旧吟开府地,遥忆过江年。 海上逢相好,当春倘寄笺。 注释: - 风尘临别意:风尘指旅途中遇到的尘土和风沙,临别即即将离别的意思,合起来表达即将分别时的感慨之意。 - 哀乐胜前贤:哀乐指悲伤与欢乐,这里指别离的悲伤与快乐都超过了以前的贤人所作,意味着这次别离的情绪更加强烈。 - 逐世原非策:逐世即追逐世俗的生活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原文: 板阁微沾酒,朱楼暗上潮。 被熏歌昔昔,帘断雨潇潇。 夜气疑相袭,春红旋欲消。 何因栀子贽,流寓堀江桥。 注释: - 板阁:旅馆或客栈。 - 微沾:略微沾湿。 - 朱楼:红色建筑,可能指豪华的楼房。 - 暗上:悄悄爬上来。 - 被熏:被香气所包围。 - 歌昔昔:歌声悠长,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事情。 - 帘断:窗帘被人为剪断。 - 雨潇潇:雨声连绵不断。 -
【注释】 1. 三首:指杜甫的《挽张少府》一诗。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作客时,为故友张少府写的挽歌。 2. 文字三千妙:意谓诗文之妙,不可尽言。 3. 声名五十年:意谓张文襄一生的声名,经历了半个世纪。 4. 迂谟终定命:意谓张文襄一生所持的高深莫测的谋略,最终还是决定了他的一生。 5. 忧乐过前贤:意谓张文襄一生的忧虑与快乐,都超过了前代的贤君。 6. 人物今衰眇:意谓现在的贤人已越来越少。
【解析】 “恸哭西台”句:指作者在《感旧》诗中有“恸哭西台泪已尽,不堪更听南楼钟"的诗句。“凄凉北狩篇”句:指杜甫有《北征》诗:“车傍双阙动,马踏九衢喧。借问滕王阁,何时到暮年?”此句暗用杜甫之典。“自愁过十日”句:指《书愤》中有“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诗句。“沉恨类千年”句:指《书愤》中又有“恨别鸟惊心,神交处士家”等句子。“冠冕今真毁”句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国恤方淹岁 - 国家正在哀悼(国恤)的时候,年岁已经拖延了。 2. 凋零及老成 -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逐渐衰老,也显得更加脆弱。 3. 艰难看世事 - 在艰难的时世中,我们观察世界的变化和挑战。 4. 枯瘦见平生 - 虽然外表看起来憔悴,但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一生经历和生活态度。 5. 东阁遂虚位 - 张文襄师的东阁(书房)现在空无一人,象征着他的离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