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习经
诗句解析与译文对照: 1. 秋玉何妨折,明灯竟自煎。不才逢世难,将泪寄遥年。 - 关键词注释: 秋玉 - 秋天的玉,比喻美好但易碎之物;折、煎 - 分别表示折断与煎熬;不才 - 才能不足的人;世难 - 世间的苦难;将泪寄遥年 - 把眼泪寄给遥远的未来。 - 译文: 秋天的玉石怎能被折断,明亮的灯笼自己煎熬着。我才能不足却遭遇世间的苦难,把眼泪寄托给遥远的岁月。 2. 此意无人识,孤情不厌偏。
【注释】 太息:叹息。焉放:何能。天乎:犹言“天乎,”语助词。慭遗:吝惜。曾侍坐:曾与某人同席而坐。斯道:这里指儒家学说。安之:使之安定。研经室:研究儒家经典的屋子。应崇岭学祠:应当尊崇岭上学宫的祭祀。香一瓣:献上一瓣香。宁止为恩私:难道仅仅因为感激和私人的恩惠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张文襄师去世后追悼时写的挽诗。首句感叹自己不能像张师那样有远见卓识;二句说以后有机会要向张师学习他的思想
以下是对曾习经的《平谷杂诗十八首》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旧垒旌旗尽 - 注释:这里指战争结束后,战场上的旗帜已经消失。 - 赏析:此句表达了战争结束后,一切归于平静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2. 荒城太白高 - 注释:太白山是秦时的著名山峰,这里用来比喻荒凉的城邑。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战后废墟上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萧条的感觉。 3. 鲁连迟蹈海 - 注释
平谷杂诗十八首: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不迕秋风意,溪头岸角巾。 似闻阿谷女,相讶武陵人。 避地爱林壑,寻歌浃隐沦。 向来江海梦,流落见天真。 注释:不忤逆秋天的寒凉,溪边岸边头上戴着头巾。似乎听到了山谷里姑娘的声音,互相惊讶武陵的人,他们避开战乱,喜欢山林和水泽,寻找歌唱的地方,沉浸在隐居的生活之中。以前我像江海一样梦想着,如今却流落成了天真的人。赏析
【注释】 1. 沟水正渐车:意思是说,沟里的水慢慢涨满了车。 2. 田盘绕屋庐:田地环绕着房屋。 3. 邻叟偶叉鱼:邻居的老翁偶然用竹叉捕鱼。 4. 榾柮看炉火:意思是说,拿着烟斗看着炉火。 5. 支离耽道书:意思是说,身体不完整,沉迷于书籍之中。 6. 偷生忘岁月:意思是说,苟且偷生忘记了时间与岁月。 7. 归梦亦踌躇:意思是说,回家的梦想也让人犹豫不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时所作
空谷幽人怨,山城戍卒呼。 残兵抛断镞,过客卖明珠。 晚市鱼虾贱,荒阡草树芜。 灵风祠圣女,凄绝夜啼乌。 注释: 1. 空谷幽人怨:在空旷的山谷中,隐居的人发出抱怨。 2. 山城戍卒呼:驻守在山上城市的战士在呼喊。 3. 残兵抛断镞:受伤的士兵抛弃了他们的武器(箭头)。 4. 过客卖明珠:路过的商人出售珠宝。 5. 晚市鱼虾贱:傍晚的市场鱼和虾价格便宜。 6. 荒阡草树芜:荒芜的田野上草木丛生。
乱势今无已,客行殊未央。 注释:如今的战乱已经无法结束,我在外旅行的生涯还很长。 长谣仍独酌,小枕当还乡。 注释:我还是唱起了那首长长的歌,独自喝着酒,想着回家。 梨枣家家熟,星辰夜夜望。 注释:梨和枣都是家乡的特产,每到夜晚,我都仰望星辰,想念家乡。 十年忧国意,拭泪到沧桑。 注释:我为国家忧虑了十年,泪水滴落,直到岁月蹉跎
注释:楚地的水泽在哀叹时运的不济,田园生活让我心满意足,回归田园是我最终的选择。房屋无固定的住所,风雨依然让我深感忧虑。拄着手杖支撑着脸颊已经很久了,只能穿单衣过冬。邻居李老头儿,还问我菊花开了没有?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平谷杂诗十八首》中的第一首。此诗写隐居生活的清适之乐,表现作者对自然、对恬淡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感。全诗风格平淡自然,意境深远空灵
五亩公田秫,千条陌上桑。 秋迟逢岁闰,酒熟始宵长。 蜀黍霜匙滑,巴菰露叶香。 天涯流浪处,闲坐得思量。 注释: - 五亩公田秫:公田是公家的田地,这里的“秫”是指高粱,是一种谷物。 - 千条陌上桑:陌是田间小路,这里指的是田间的桑树。 - 秋迟逢岁闰:秋天到了,但是因为年景不好(指丰收),所以时间比往年晚了一点。 - 蜀黍霜匙滑:蜀黍(粟)在霜冻后变得光滑,像是被霜打过的勺子一样。 -
【注释】 《平谷杂诗十八首》是元代诗人高克恭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18首。此诗为其中的第十八首。 理易发残箧,前贤忧患书:理易指“易经”,即《周易》。“易”是古代的占卜之书。《周易》是一部以卜筮方法说明哲学思想的古老典籍,它通过卦爻辞来阐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发残箧”是说自己打开那被遗忘已久的箱子,从中取出《周易》,重新阅读。 沉吟还自信,窃比意何如:在读《周易》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