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玉何妨折,明灯竟自煎。
不才逢世难,将泪寄遥年。
此意无人识,孤情不厌偏。
惟怜新病后,残月曳虚弦。

诗句解析与译文对照:

  1. 秋玉何妨折,明灯竟自煎。不才逢世难,将泪寄遥年。
  • 关键词注释: 秋玉 - 秋天的玉,比喻美好但易碎之物;折、煎 - 分别表示折断与煎熬;不才 - 才能不足的人;世难 - 世间的苦难;将泪寄遥年 - 把眼泪寄给遥远的未来。
  • 译文: 秋天的玉石怎能被折断,明亮的灯笼自己煎熬着。我才能不足却遭遇世间的苦难,把眼泪寄托给遥远的岁月。
  1. 此意无人识,孤情不厌偏。
  • 关键词注释: 此意 - 这份心意/感情;无人识 - 没有人理解或感受到;孤情 - 孤独的感情;不厌偏 - 不厌倦这种偏心或执着。
  • 译文: 我内心的意思没人能理解,孤独之情从不感到厌倦。
  1. 惟怜新病后,残月曳虚弦。
  • 关键词注释: 惟怜 - 只怜惜;新病后 - 刚病愈之后;曳虚弦 - 拉起空无一物的弦(形容心情空虚)。
  • 译文: 我只怜惜刚病愈之后的孤独,就像残月在夜空中拉起空无一物的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乱世之中、才华未展的文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辛酸。首句“秋玉何妨折,明灯竟自煎”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仍要保持节操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第二句“不才逢世难,将泪寄遥年”透露出诗人在世道艰难时,只能将情感寄托于遥远的未来。第三句“此意无人识,孤情不厌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执着,他不愿被世人忽视,即使孤单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最后一句“惟怜新病后,残月曳虚弦”,则以残月喻指诗人此时的心境,既凄凉又带有些许哀愁,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