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
这首诗由四个四言诗句构成,其内容和结构均符合古代汉语诗歌的规范。 诗句解析及注释: 1. 惠政在乡闾 - 这句诗描述的是地方官员的政策或行为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益处,使得乡村和谐稳定,没有战乱。 - "惠政"指的是恩惠的政治政策。 - "乡闾"是指乡村或城镇。 2. 七鬯不惊能保境 - “七鬯”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庆典中用到的酒,“不惊”则意味着没有恐慌。这里的“能保境”表示能够维护国家的边疆安全
【注释】 人言:指流言蜚语。天道好还:指报应不爽。两间:指天地之间。历数古今人:指从远古至今的人。试问是谁能免此:试问是谁能够逃脱这命运的惩罚。自己难欺,良心都在:意思是说自己的良心没有受到蒙蔽,不会欺骗自己。百岁尚余多少日:指人的寿命还有多少年。休等到悔已嫌迟:意思是说不要让后悔的时间太晚才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一个算命先生对人言可畏、天道好还的解释后,即兴写成的
这首诗是民国廿一年(1932年)为挽上海阵亡将士追悼会而作的。 频年师出无名,此真国殇,其死自关天下计; 百姓一路皆哭,愿诸烈士,来生都作太平人。 注释: - 频年师出无名:连续多年出征却无名号。 - 此真国殇:真是国家的勇士。 - 其死自关天下计:他们的死亡关系到国家的大局。 - 百姓一路皆哭:老百姓一路都在哭泣。 - 愿诸烈士:希望这些烈士。 - 来生都作太平人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潘总理夫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首句“盈盛肇姬姜”,意思是潘总理夫人出生在姬、姜两姓的家族之中。“姬”是指古代周朝的姓氏,代表贵族身份;“姜”是指古代齐国的姓氏,也代表贵族身份。这句诗通过“盈盛”二字,描绘了潘总理夫人出身高贵,地位尊贵。 第二句“四世堂开”,意思是潘家有四代人担任过朝廷要职。这句诗通过“四世”二字,表明潘家人世代为官,家族中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同时
诗句解读与分析- 遗像在人间,看中原香火千年: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怀念和敬仰,通过“遗像”和“香火”两个词,传达出对祖先的纪念和敬意。同时,“看中原香火千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 不但是巴蜀威名,荆襄庙貌:这里指的是历史上巴蜀(四川)和荆襄(湖北)等地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强调这些地方不仅是地理上的地名,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代表。 - 丹心存汉室,问当日兴亡旧事
这首诗的译文是: 有半点对不起你,你知道我都知道; 千万不要抵赖,人可以骗,神不可欺。 注释: 城隍庙联:这是一首对联,通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认可和尊重。城隍庙是中国民间信仰中供奉城隍爷的地方,因此这副对联也带有一定的文化意味。 有半点亏心:意思是说,如果有任何对不起对方的事情,他都知道。 你知道我就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你承认错误或者做错事了,他就会知道你已经知道了。这是一种暗示
【注释】 ①代玉公:即王曾,字仲仪,宋朝成都华阳人。宋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及第,累迁至枢密使。卒于景祐三年,年六十六。挽诗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王曾逝世时,由苏轼撰挽词而作。承斌:王承斌,字子中,宋朝成都华阳人,曾任太常卿、枢密使,卒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上将:指王承斌。 ②三十年:言共事多年,共事多年。投笔:古代文人辞官归乡时,以手掷笔表示不再出仕。驰驱:奔走。运筹决胜:筹划战事
挽蔡廷干上将 将军本号楼船,杨仆威名钦海宇; 相国好谈黄老,曹参清静见经纶。 注释:将军的本名是楼船,扬雄的威名使四海都感到敬佩; 相国喜欢谈论黄老之学,曹参的清廉安静表现出他的治理才能。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上将的挽歌。诗的前四句是诗人对蔡廷干的赞美,认为他的名字就像楼船一样勇猛,而扬雄的威名让四海都感到敬佩。后四句则是对蔡廷干的怀念和赞誉,认为他善于谈论黄老之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注意要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和注释进行分析。解答时明确诗句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分析情感。如第一句“功名成就夫婿赋闲居”,写出了潘复夫人对丈夫的赞美之情;“正板舆共乐天伦,耄耋失承欢,应为佳儿恸佳妇”写出了潘复夫人对年迈的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二句“修到子孙侍偕隐,欢药灶不闻国手,阴阳参燮理,难求良相媲良医。”写出了潘复夫人对子孙的殷切期望。 【答案】
【注释】 潘复夫人:指唐玄宗时宰相潘岳的妻子杨氏,因安史之乱被俘,为乱军所杀。“板舆”,即板车。“振孝养”:弘扬孝顺。“闲居”:指退隐在家。“黄门哀诔”(yīlù):指大臣在皇帝面前为死者吊唁和上奏追赠的奏疏。“长簟”(chándiàn):用竹篾编成的席子(一种卧具)。“营奠”:指为死者举行祭奠仪式。“元相”:指宰相。“泪痕多”:指因哀悼而流下的泪水太多。 【赏析】 此诗首联写潘岳夫人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