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投笔共驰驱,运筹决胜志勇兼人,沥胆披肝君最久;
旬日间采薪成永诀,事业交情公私一恸,素车白马我来迟。

【注释】

①代玉公:即王曾,字仲仪,宋朝成都华阳人。宋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及第,累迁至枢密使。卒于景祐三年,年六十六。挽诗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王曾逝世时,由苏轼撰挽词而作。承斌:王承斌,字子中,宋朝成都华阳人,曾任太常卿、枢密使,卒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上将:指王承斌。

②三十年:言共事多年,共事多年。投笔:古代文人辞官归乡时,以手掷笔表示不再出仕。驰驱:奔走。运筹决胜:筹划战事,指挥作战。志勇兼人:意志和勇气都超过了一般人。沥胆披肝:竭尽忠诚。君最久:对您忠心耿耿的时间最长。

③旬日间:十天左右。采薪:砍柴。成永诀:终成永别。事业交情:指王承斌的事业和友谊。公私一恸:为国家公事和私人情谊都极度悲痛。素车白马:白色的葬礼车辆。我来迟:迟来参加丧礼。

【赏析】

此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为悼念他的好友、枢密使王承斌而作的挽词。王承斌是宋朝名将,为人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他任枢密使时期,与苏轼等同朝为官,相处甚洽。王承斌在位时,力主抗金,屡建奇功,深受百姓爱戴;苏轼也多次为他上书,为其鸣不平。可惜好景不长,元丰二年(1079),因反对新法而被罢相,不久又遭贬谪而死。苏轼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了王承斌忠贞不渝、刚直不阿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厚友情和无比怀念之情。

首句“三十年投笔共驰驱”,说的是两人一起为国效力,驰骋疆场的故事。苏轼在这里运用了典故,“投笔”出自班固《汉书·陈汤传》中的“班超投笔从戎”,意指班超投笔弃文从军征战西域;“驰驱”出自曹植《白马篇》中的“驱马跃西河,送儿到战场。”这里用以表达王承斌和苏轼共同为国效力,驰骋疆场的壮阔场面。

诗人回忆了王承斌生前的事迹。“运筹决胜志勇兼人,沥胆披肝君最久”,意思是王承斌谋划战事、指挥作战时,意志和勇气都超过常人,对朋友肝胆相照,忠诚不渝,这样的情谊最为长久。这里既赞美了王承斌的高超军事才能和高尚品德,也表达了对他忠诚友情的深深怀念。

诗人描述了王承斌去世后的情景。“旬日间采薪成永诀”,意思是王承斌在去世前十天左右,还在砍柴,这成为了他和苏轼永别的场景。“事业交情公私一恸”,“事业交情”指的是王承斌的事业和友谊,“公私一恸”则是对国家公事和私人情谊都极度悲痛。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王承斌的深深哀思,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和私人情感的高度关注。

最后一句“素车白马我来迟”,意思是我来得晚,参加王承斌的葬礼晚了。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王承斌去世的悲痛之情,也体现了他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王承斌的深情怀念,也有对友情的赞美歌颂,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挽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