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辅济危时,河朔英灵钦海宇;
客星暗南斗,大江风物正清明。
【赏析】
此诗是代为挽孙伯兰之作。诗题“代”字,点明了作者只是代友人而作,并非出自于诗人之手。全诗以议论入题,开篇即点明“公辅济危时”的壮举,赞颂孙伯兰有如周公辅佐成王、匡正朝纲的功业,从而为后文抒情铺垫了基础。颔联“客星暗南斗,大江风物正清明”,承上启下,既与首句中的“公辅济危时”相呼应,也引出了尾联所要表达的主旨。
“客星暗南斗”,暗喻孙氏家族中出现了像周武王那样的英杰人物。周武王起兵推翻殷纣王,建立周朝,这是历史上公认的事实。“大江风物正清明”,则指孙伯兰家族在江南一带繁衍昌盛,正如那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一般。
“河朔英灵钦海宇;”这句的意思是说,在黄河以北地区,人们都很钦佩孙氏家族的英灵。这一句既赞美了孙伯兰家族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作者对孙伯兰家族的崇敬之情。
“客星暗南斗,大江风物正清明。”两句一气呵成,既承接了前句之意,又顺势引出了尾联的主旨。尾联“天心未厌虞舜德;”则是指孙伯兰家族的英灵已经达到了与虞舜同等的境界——天心不会对他们感到厌倦。“地轴常倾仲尼仁;”则是说,孙伯兰家族的英灵已经具备了仲尼那样的仁爱之心。这两句既赞美了孙伯兰家族的高尚品德,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以议论入题,通过赞美孙伯兰家族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展现了他们的伟大形象和精神风貌。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