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
【注释】 1、夏午诒:字子安,清代诗人。 2、庾子山:即“庾信”,南朝梁代文学家。 3、谢灵运:东晋末至宋初诗人、画家。 4、成佛后谢灵运:意指谢灵运成道之后,其诗歌境界与前人有别。 5、天地非人间:意指谢灵运的诗,意境宏大,非人间所能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诗以庾信和谢灵运自比,表达了对两人诗文成就的赞赏。首联两句,以庾信自比,赞其文章惊海内,而以谢灵运作为对照
【注释】 《挽孙师郑》是一首悼亡诗。“穷而后工,乱世忧吁诗文阁;死犹在客,家山寂寞拜王楼。”这两句诗是诗人的自述。“穷而后工,乱世忧吁诗文阁”的意思是:我穷困潦倒以后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但乱世中却忧愁地吟咏诗文于高堂之上。“死犹在客,家山寂寞拜王楼”的意思是:我虽然死了,但我的灵魂还像游子一样在外漂泊,所以常常到故乡的王楼去祭奠。 【赏析】 全诗语言简练朴素、平易自然。首联写自己身处穷境
【注释】袁励准,字叔卿,南齐人。“直庐供奉”即在皇帝身边当值的侍卫官。“承恩”即得到皇上的恩宠。
【注释】 ①潘复:人名。②丞相:指诸葛孔明。③八百桑株:指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大事。④孝养博慈欢:指诸葛亮的孝顺、慈爱。⑤黻(fú):黑青相间的花纹,古代礼服上的一种图案。⑥佩:玉佩。⑦庄膺:庄重地接受。⑧大赉:大量赏赐。⑨天女:仙女。⑩涅槃:佛教语,指一切众生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的境界。⑪优昙(yuān tán)示疾:指佛陀在世时,曾以神通示现病苦,以此证明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道理
【注释】 代某遗老挽清皇室穆宗瑜瑨二妃奉安:代我这位遗老,为清朝皇室的穆宗和瑜瑨两位妃子举行追悼之祭。 六十载相依为命:六十年里相互依靠、共度难关。 悠悠日月数昭阳:岁月如流,昭阳殿(指唐宫)早已不在。 可怜斑竹共招魂:可惜那斑竹,也成了招魂之物。 草间尚有遗臣:野草丛中仍有遗臣。 欲吊湘君惟涕泪:想哭湘君只有泪。湘君是屈原的别号。 廿四年到处无家,历历兴亡见天宝:二十四年中四处漂泊
代挽王树楠 北学振宗风,亦循吏亦儒林,高密师承从汉末; 边陲沾化雨,知文章知道德,管宁遗爱满辽东。 译文: 在北方学习振扬了宗风,也像循吏一样,也像儒学的学者一样,高密师承是从汉代末年开始的; 边疆受到化育人的影响,了解文章和道德,管宁的遗爱遍布于辽东之地。 注释: 1. 北学振宗风:指在北方学习并振兴了儒学的宗风。 2. 亦循吏亦儒林:表示既做循吏(管理百姓的官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先对诗句进行解释,然后根据要求写出译文,注意不要改变原意,最后写出对诗句的赏析。 “豪气忆元龙,客死他乡,身后是非谁管得”;“元龙”指的是三国时名士陈元龙,东汉末年,曹操曾称赞陈登为“卧龙”
【解析】 ①“烽火忆辽东”,意思是:回想当年在辽东的烽火连天,感叹我们同僚之间像那皂帽一样的亲如兄弟,举酒只谈风月好。“辽东”指代抗金前线。 ②“山河恸宗国”,意思是:悲痛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感伤朝廷没有重用我这样的人才。“宗国”指代宋朝。 ③“蒲轮”,指皇帝的车驾;“无恙”,指没有发生变故。 ④“序诗”,这里指代王树楠给作者写的赠诗。 【答案】 译文: 想起当年在辽东的烽火连连
注释: 1. 经术治术同源,汉末儒林半循吏:指儒家的经学与法术之学在汉代末期是相通的,但当时的儒生中有很多人像循吏一样,只是注重治理国家而忽视学问。 2. 西陲东陲俱化,辽中管子亦文翁:意思是说无论是在西边还是东方,人们都在教化之中;就像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和东汉的班固都是杰出的学者。 赏析: 这首诗是对王树楠的一种赞美和哀悼。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汉代儒生的画卷,表达了对王树楠学识渊博
这首诗是杜甫的《赠陈二白》,下面是逐句释义: - 秋菊落英,秋天的菊花落下了花瓣,洒在地上,偶然间形成了万古长存的景象。 - 览遗文而流涕,看了陈二白留下的诗文,不禁泪流满面,因为陈二白已经去世多年。 - 江山无限看残棋,放眼望去,祖国的山水景色无限美好,然而却只剩下了棋盘上的残局。这里的“残棋”指的是陈二白生前所作的诗。 译文: 偶然间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仿佛在告诉世人,时光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