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舜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君侯盖治世,贤臣非乱世,能臣生未逢时,有负曲江风度好; 赐书以端人,许我不文人,视我言犹在耳,每怀房相诔辞多。 释义: 君侯:指君主或领导。盖:大概,大约。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贤臣:有才能和品德的人,通常指宰相或高级官员。乱世:社会动乱时期。 能臣:有能力且能够胜任官职的人。生未逢时:出生的时候,没有遇到好的时机来施展自己的才能
【注释】 黄巾:指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重经师:尊崇经学,重视儒家学说。汉末:东汉末年。儒林:即儒学,古代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学者群体。高密:今山东高密县。来者:后来的人。预培:预先培养。贞干:正直有节操的干才。凌烟阁: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七年(643年)下令在凌烟阁上绘制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并刻石立碑,以记其功。肇王通:开始出现王通这样的人物。王通是中唐时期的一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注释】 挽丁梅伯 死别诀新婚,逝者如斯难暝目:在新婚之夜与妻子诀别。逝者(死者)如斯(如此),指逝去的丈夫难以瞑目,意思是说,我的妻子刚刚去世不久,又要和丈夫告别了。 父殁观其行,诸郎善养未亡人:你的父亲去世了,你要好好看管他的儿子们,让他们好好地抚养我这位未亡人。 【赏析】 此诗是悼念妻子的挽词。《全唐诗》收有王建《挽歌辞三首》,其中第二首即此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注释】 挽赵灵飞 墓:在《旧唐书》中记载,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赵灵妃被贬为庶人,流落至洛阳。第二年,唐宣宗驾崩,李炎即位,是为懿宗。懿宗继位后,立即下令将赵灵妃重新迎回长安,封为贵妃。然而,赵氏却以死相拒,终其一生,未能再入宫中。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赵灵妃的哀悼之情。 第一句“风雨葬芳菲”,用风雨来喻指赵灵妃的去世,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悲痛。第二句“问今日何时,岂有文章吊倾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诗句进行赏析”,考生需要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及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公望盛”意为李木斋的声望很高,是说李木斋的名望很响亮;“梦断瀛洲”指梦断于瀛洲;瀛洲即渤海湾,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有负曲江好风度”中的曲江即指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兼诗人杜牧,他的诗风清新俊逸,被后世称为“小杜”
南海师逝世十周纪念访骨拜青山,独怜一客乘船,海上风涛犹澒洞; 招魂栖华表,应感十年返鹤,辽东城郭不分明。 注释: 南海师:指诗人的朋友、老师或亲人,因在南海去世而追思怀念。 访骨:指寻找死者遗骨,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思念。 青山:指自然景色,常用来代表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独怜:特别同情,表示诗人对死者的深切关怀。 一客乘船:指诗人与一位朋友共同出行,乘坐船只旅行的情景。 海上风涛
代帅挽孔祥榕 母劳氏女学昉儒门,礼失能求徵我鲁; 政声齐万石,河清可俟付儿曹。 注释:女儿学习儒家经典,是继承儒家传统,但礼制已经丧失,无法寻找到儒家的精髓。政治声望如万石君(石厚)一般,可以等待后代子孙继续传承下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女儿教育的关心和期望。他希望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能让女儿继承儒家的传统,并能够找到儒家的精髓。同时,他也寄希望于女儿的政治声誉可以像万石君一样长久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挽妻 其二 为念文园多病,可怜万里走相依。 叹双身瘴疠伴艰难,缠绵百日,载骨而归。 我悔诗迎黄歇浦; 不嫌元稹清贫,重约他生愿共命。 正满地烽烟催永决,鼙鼓一声,回头何处? 从今梦绕岳阳楼。 我们逐句解读并给出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为念文园多病,可怜万里走相依 - 注释:文园,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这里用作对妻子的昵称。多病,指妻子身体虚弱。万里走相依
注释: 大赉无双四代,盛冒福禄寿; 义方未艾一门,孝友子孙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曹太夫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曹太夫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她对子孙的教育影响,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之情。 首句“大赉无双四代”,意为曹太夫人在家族中的地位极高,受到的赏赐和荣誉无人可及。这里的“大赉”指的是丰厚的赏赐,而“无双”则强调了这种地位的特殊性和无可比拟性
【注释】 其人:指代玉帅(作者自指)。景星、卿云:皆指祥瑞之象,语出《史记·天官书》。栖栖:忙碌貌,这里指忙碌的世态。眇眇:形容忧愁深远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作者罢徐州太守任上时。诗人以“代玉帅挽南海联”开篇,点明题旨。“代玉帅”,即苏轼自指;“南海”,即广州,作者当时任广州知州。“其人如景星卿云,栖栖一代”,是说这个人像天上的景星和卿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