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盖治世,贤臣非乱世,能臣生未逢时,有负曲江风度好;
赐书以端人,许我不文人,视我言犹在耳,每怀房相诔辞多。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舜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君侯盖治世,贤臣非乱世,能臣生未逢时,有负曲江风度好;
赐书以端人,许我不文人,视我言犹在耳,每怀房相诔辞多。
释义:
君侯:指君主或领导。盖:大概,大约。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贤臣:有才能和品德的人,通常指宰相或高级官员。乱世:社会动乱时期。
能臣:有能力且能够胜任官职的人。生未逢时:出生的时候,没有遇到好的时机来施展自己的才能。
有负:辜负。曲江风度好:指曲江池的美景,是唐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名胜,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
赐书:皇帝给予的书信。端人:正直、廉洁的人。许我不文人:答应我不把我当作一个文人看待。
视我言犹在耳: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这些话依然记得很清楚。
房相: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他曾任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专权被贬为道州刺史。
诔辞:古人祭祀死者时的祝文,也用于悼念已故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苏舜钦对一位名叫潘公的人的怀念之作。潘公大概是位贤臣或者有才能的官员,而苏舜钦则是一位文人,因此两人之间有一种深厚的友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潘公已经去世,苏舜钦对此深感遗憾,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诗中表达了苏舜钦对潘公的敬仰之情。他认为潘公是一位能够治理国家的贤臣,而不是那些在混乱时期苟且偷安的官员。苏舜钦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法与潘公共同为国家效力。他还提到了潘公对他的信任和期待,以及自己在面对潘公时仍能回忆起那些教诲和嘱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