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灿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的,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弹指华年过。 - “弹指”意味着时间过得很快,“华年”指的是美好的年华。这句诗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觉,暗示了与朋友分别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2. 掩重关、鬓丝禅榻,六时清课。 - “掩重关”是指关上重重的门,象征着关闭和隔绝。“鬓丝”指的是头发变白,“禅榻”是一种佛教修行用的垫子。“六时清课”可能是指早晚的日常功课或修行
【注释】: ⑴黄药林:指黄山谷,即黄庭坚。兴安军:地名,今广西桂林一带。 ⑵梅花小幅:指《寒食帖》。 ⑶江国:指长江以南地区。 ⑷氁衫茸帽:形容穿着简朴,戴着草帽子。 ⑸吹彻、玉龙凄咽:形容笛声悲凉。 ⑹缟鹤青猿:形容笛声凄凉,如白鹤在哀鸣,青猿在长啸。 ⑺绕寒溪:形容笛声回荡在寒冷的溪水旁。 ⑻梦难觅:形容梦已经远离,难以寻觅。 ⑼故人、知我心相忆:形容思念友人之情深厚。 ⑽砑生绡
菩萨蛮 舞鸾镜匣流尘满。晓妆无奈鹦哥唤。 掠削鬓云偏。兰钗欲坠肩。 阴阴香雾冻。欹枕春愁重。 帘卷正西风。落花飞向东。 注释:舞鸾镜匣流尘满,指梳妆用的镜匣里已经积满了灰尘。晓妆无奈,无法在清晨的妆容中掩饰自己的憔悴和疲惫。鹦鹉叫唤着要起床,却无力地躺在枕头上不想起来。掠削,用刀剪等锐物梳理、修饰头发。鬓云偏,形容鬓发被梳子梳理过之后,显得有些歪斜,像云朵一样不整齐。兰钗,一种装饰品,形状似兰花
【诗句】 尺幅传心素。 傍南枝、淋漓题遍,相思新句。 慷慨短衣随玉帐,不道此行良苦。 看挥洒、尽饶风趣。 只我沉吟添别恨,黯销魂、细雨关山路。 佳人远,碧云暮。 飘零总怨前尘误。 漫裁诗、嘲桃谑柳,赏心难遇。 记否巡檐同索笑,雪北香南俊侣。 空回首、旧游何处。 甚日相携官阁畔,对疏花、重把凄凉诉。 展瑶席,酌兰醑。 【译文】 尺幅传递心意的素白,靠近南枝,淋漓题写遍了相思的新句。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灵辰过了,爱微黄新月,隔帘初上” - 灵辰:指月亮,通常用于形容月亮的明亮和圆润。 - 过了:表示时间已经过去。 - 爱微黄新月:形容新的黄色月亮美丽而柔和。 - 隔帘初上:描述月亮透过窗帘映入眼帘的场景。 赏析:诗人通过“过了”二字表达了时间的流转,随后描绘出新月的美丽,营造出宁静而又期待的气氛。 第二句 “星影阑干云数点,引得吟情摇飏” - 星影阑干
【注释】: 1. 风度疏篁(fēng fū shū hán):指秋天的风,吹拂着稀疏的竹林。 2. 露下高梧:夜晚的露水打湿了高大的梧桐树。 3. 清辉转扬:月光从竹叶间穿过,洒落下来。 4. 凉莎绕砌:清凉的露水覆盖在台阶周围。 5. 蛩声断续:蟋蟀的声音断断续续。 6. 明云度水: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大地上。 7. 雁影微茫(yāng yǐng wēi máng):大雁的影子模糊不清。 8.
【注释】: 1、“去年今夕”三句:指去年七夕夜。正半轮皓魄,指月亮正圆,天上没有云彩遮掩。偏照离人催部曲,意思是月光虽圆,却不能照亮离别之人的路途。 2、间道传烽:边地报警时用火传递烽火信号。急邮飞羽,边关紧急的书信像飞羽一样传下来。 3、良辰三五:指农历十五中秋节。 4、料得高堂应念我:料想父母会想念自己。高堂,对父母的敬称。 5、晕未全销:月色不完整。圆如有待:月色圆满,仿佛有所期盼。
这首诗是苏轼在中秋之夜,与弟弟们一起饮酒作诗的即席之作。诗人通过回忆和感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首句“今夕何年,皓月当头,停杯问之。”诗人首先询问今夜是哪一年,然后停下酒杯向月亮提问。这里,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年轻时与朋友共饮的情景。他曾经陪伴过庾亮,也曾与陈思一起欣赏过皋禽和朔管的音乐。这些美好的记忆让诗人感到无比怀念。
诗句翻译: - 晚云齐敛,又月华满地,新弦刚上。佳客翩然欣入座,风引画帘低飏。茗瀹皋卢,火添商陆,静听瓶笙响。门无剥啄,闲中颇惬幽赏。 - 傍晚时分,晚云逐渐散去,月光照耀大地,刚刚拉起的新弦声悠扬响起。美丽的客人欢快地走进座位,一阵微风轻拂,轻轻摇曳着绘有图画的窗帘。我泡好茶,加入药材,点燃火炉,静静地聆听着瓶内笙乐的声音。门口没有敲门声,在这宁静的时刻,我感到格外的惬意和享受。 -
玉漏迟 忆鸥小艇玩月晚霞初散绮,正素月流空,光逗帘额。 傍晚的云彩渐渐散去,明亮的月亮高悬在空中,月光洒落在窗棂之上。 试拓疏窗,浅印一方珂雪。 轻轻拉开窗帘,让月光洒在窗台上,如同洁白的珂雪一样。 凉意萧萧竹树,人静后、满庭秋色。 夜晚来临,竹影摇曳生姿,庭院中充满了秋意。 河影直。 河水流淌,与远处山峰相接。 遥山不动,夜云堆碧。 遥远的山峰依然静静地屹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