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芳
和颜长官百咏 其四 渔父 长作丝纶短短牵,一池汉水尽南天。 谁知有客量江面,不是渔郎两板船。 注释解析: - 诗句1:“长作丝纶短短牵”中的“长作丝纶”,意味着渔者长时间地牵引着渔线。 - 诗句2:“一池汉水尽南天”指的是在一片水域的中央,即“一池汉水”,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南方的天空。 - 诗句3:“谁知有客量江面”中的“量江面”表示在观察或衡量江水的情况或特点。 - 诗句4
注释: 和颜长官百咏 其九:是和颜真卿的《和颜太守百韵》中的第九首诗。 渔父:即渔夫,这里指隐逸山林的高士。 注释: 舟系蓬莱浅水傍,鳌头缩尽海生桑:意思是说,我的船停靠在蓬莱仙岛附近的浅水中,海神的威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海里的珊瑚也不见了踪影。 百川日夜滔滔去,借问人间有底忙:意思是问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人们忙碌不已呢?百川指的是众多的江河,日夜不停的意思。 赏析:
【注释】: 和颜长官百咏 其十:指唐代颜真卿《和颜真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百咏:即“咏”的百种形式,即许多首诗歌。 璧月:圆月。 沧波:水波。 秋风摇落四无边:秋天的风把树叶都吹得摇落了,四周一片空阔。 玉龙:月亮。 眠鸥:在水面上休息的鸥鸟。 两岸:指江两岸。 芦花不见船:因为芦花飘满河面,所以看不到渔船。 赏析: 本诗描写了一个渔父在皎洁的月光下悠然自得的场景。前两句写天光与月色相映
注释: 看到蝴蝶变成青虫,不知道这是蝴蝶的化身。 床头放着《南华经》,午睡醒来突然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午睡前的梦境。诗的前两句写“观化”,即梦中所见,表现了对人生变化的深刻领悟和感慨。诗人在梦中看到了自己的化身,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蝴蝶。这是一个关于生死、轮回和解脱的寓言故事。这首诗以梦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深深感叹,以及对生死轮回的超脱态度
【注释】 和颜长官百咏 :这是作者自编的诗集。其十 :这是诗集中第10首。山居:在山上的住宅。 【译文】 树荫掩映下的溪流云雾迷离,低矮屋檐下果实红青杂乱。不要说身外无事可做,早晚要焚香诵读经书。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编的《和颜长官百咏》中的第10首。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幽深寂静的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归隐山林、修道成仙的思想感情。全诗句句写景,无一字抒情,却句句有画意,句句有画趣
【译文】 一曲清波荡漾,晚霞映照其中。 钓竿斜插在白鸥的沙洲上。 有人在旁边问:“你居何处?” 四海五湖都是你的家。 【赏析】 《和颜长官百咏》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组诗作品,共二首。此诗是第二首,描写了一个渔父的生活场景。 首句“一曲清漪”点出地点,“濯晚霞”点出时间。一“曲”字,写出了江面之宽;“清漪”二字,写出了江水之静,写出了江面的美;而“濯晚霞”三字,则写出了江水之动,写尽了江水的动态之美
【注释】 和颜长官百咏 其七 山居:此诗题下原无作者名,据《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五补之。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代书法家、诗人,颜真卿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遒劲有力,有“颜体”之称;他的诗歌也以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为特点,有“诗史”之称。他曾任吏部尚书等职,因反对安禄山叛乱,被排挤而遭流放。公元763年被赦回后,任刑部尚书。公元765年任平原太守,在任时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
白莲有社一经过,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闻钟归去意云何。 诗句释义: 1. 白莲有社一经过:“白莲”指的是白色的莲花,常用于佛教中象征纯净与神圣。“有社”可能是指莲花所在的社群或者宗教场所。“一经过”意味着仅仅是经过,没有深入的探究或停留。 2. 会意由来不在多:这一句表达了通过观察(即“会意”)就能领悟到许多道理(“由来不在多”),强调了直观和简洁的重要性。 3. 满目庐山青未了
注释: 空山之中,薇蕨成为清斋的食物,世事纷纷扰扰,我却不放在心上。梅树沾满露水,在微风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使我从午时的小憩中醒来。竹林的影子在日光下移动,太阳慢慢爬上南面的台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诗。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空山中独自生活的孤独与自在,以及面对世事纷扰的超然与淡泊。他以“薇蕨”作为清雅的斋饭,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和把握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圈定答题区域,比如题干中“注释”“赏析”等字样,最后结合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联系诗句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因此首先需要对整首诗进行概括性赏析。“好山当户四无邻,似是秦时采药人”意思是:我居住在这好山的门前,四面都没有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