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仁
这首诗是林巡检惠赠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秋日时光和旧知的深深怀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客久情怀恶,逢人懒说诗。 - "客人"是指我(作者)。"情感恶劣"表示内心的忧愁和不满。"懒说诗"说明作者不喜欢谈论诗歌,可能是因为觉得诗歌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或是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 2. 不堪秋到后,将近雁来时。 - "不堪"表示难以忍受。"秋到后"指秋天到来。"将近雁来时"指的是秋天临近
岁旦 居闲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注释: - 岁旦:指新年或元旦。 - 居闲:生活清闲。 - 无贺客:没有客人来访。 - 早起:早晨起床。 - 桃版:桃木板,古代用来制作门板,这里指门。 - 隔岁香:过了一年,香气依然。 - 春风:春天的风。 - 笑语:欢笑的声音。 - 云气:天空中的云。 - 丰穰:丰收。 - 柏酒
都邑遭火灾 融风何事入神州,一扫天衢万百楼。 莫为朱门夸炙手,又令赤子叹焦头。 诗人幸有湖山在,壮士难为富贵谋。 世事可惊言不尽,得休休处便休休。 【注释】 1. 都邑:古时指城市,这里指京城。 2. 融风:春风。 3. 天衢:天空的道路、通道。 4. 朱门:古代贵族豪门的大门,此处指富家大宅。 5. 赤子:老百姓。 6. 湖山:山水景色,这里代指诗人的家乡。 7. 壮士:勇士,此处指诗人自己。
闷甚 酴醾开已残,窗户尚轻寒。 往事多因拙,清尊强自宽。 对妻怜病久,顾影易心酸。 更展渊明集,从头子细看。 注释: 闷甚:形容心里很烦闷。 酴醾开已残:酴醾花已经凋零。酴醾,一种花卉,又称荼蘼、木槿等,其花色有白、粉红等。 窗户尚轻寒:窗户还有点冷风习习。 往事多因拙:过去的许多事情都是因为自己笨拙导致的。拙,指不聪明或做事不当。 清尊强自宽:勉强喝着清酒来使自己心情放松一些。清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描绘了丁家村的乡村景象和生活情趣。 第一句“不满十来家,门闾半以柴”。这句诗描绘了丁家村的规模。这里的“十来家”指的是不到十户人家,而“门闾半以柴”则形象地描绘了村民家中简陋的门户。 第二句“日烘兰入鼻,风掠草侵鞋”。这两句诗描绘了丁家村的自然环境。阳光下,兰花的香气扑鼻而来;而微风拂过,草叶也随风摇曳,仿佛在侵扰行人的鞋子。 第三句“土酒融春兴,行歌放客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通晓全文大意,掌握文章思想主旨和基本框架结构,然后逐句解读分析。“再会夏石芝”一句中,“夏石芝”是诗人的朋友,也是诗题中的主人公;“相别”二字表明两人之间有一段深厚的交情,彼此都不愿舍弃;“骎骎已数年”则写出了两人分别后的时间之长,以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一缄书不寄,千里梦徒然”
【注释】 四十:年龄。 役役:奔波忙碌,形容人忙得不可开交。 齐头:同时。 四十年:犹四十日,指时间极短。 读书:学习。 未已:没有停止。 作事:做事。 宦业:官职。 蕉中鹿:比喻官场上的人。 生涯叶底蝉:比喻隐居山林的隐士。 时务:时代事务。 一榻:指睡觉的地方。 醉时眠:醉酒时睡大觉。 赏析: 此诗为作者四十岁所作的自叙诗。诗人以“役役人间世”起句,点明自己奔波忙碌的一生
雪后的景色 温暖的地方很难下雪,春天却很容易晴朗。 落花如狂客般不羁,啼鸟似故园的哀鸣。 快乐和忧愁都随他事,湖山寄托了我的一生。 愿与世俗混为一体,就像柳树梢头轻飘飘的。 注释: - 暖地难为雪:在温暖的地区难以下雪。 - 春天易得晴:春天容易晴朗。 - 落梅:指梅花落下。 - 狂客:这里形容人的性格豪放不羁。 - 啼鸟:指鸟儿的啼声。 - 愁乐从他事:快乐和忧愁都由其他事情引起。 - 湖山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妙智庵的诗。首联“结屋占山巅,源流未有年”交代了妙智庵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历史,是诗人对妙智庵的赞美,也是作者对妙智庵主人的一种期待。颔联“便非真隐者,且喜得安然”承接上文,表达了诗人对妙智庵主人的羡慕之情。尾联“石洞云同卧,茶铛客对煎”,写自己来到妙智庵,与主人品茗、谈天说地的惬意生活。 【答案】 ①结屋占山巅:在山峰之顶建房居住。②源流未有年
久雨 暗数春来雨,曾无两日晴。 树连山莫辨,桥与水俱平。 闭户惟便懒,逢人且问耕。 海棠花落尽,憔悴几流莺。 译文: 长久的雨季, 细数春天以来的雨, 从来没有连续两天是晴朗的。 树木连着山都分不清楚, 桥梁和水流都变得一样平坦。 关上门只为了懒惰, 遇到人就问问是否耕作。 海棠花落光了, 只剩下几只疲惫的黄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久雨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首句“暗数春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