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衡
诗句原文: 病告看看近两旬,登高一一听诸邻。 佩萸谁是佩刀者,落帽多应落解人。 翻译: 在重阳节的这一天,我因病未能与大家一同登山,只在一旁看着朋友们欢聚。当我抬头仰望高山时,听到他们在谈论着山里的趣事和传说。 注释: 1. 病告:因病告假 2. 重九: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庆祝 3. 假马同诸友:假借马匹与朋友们同行 4. 登高:指登山活动 5. 一听诸邻
``` 学道谁言百不忧,栏干尽日倚楼头。 须知横雨千山暮,不比西风一叶秋。 注释:在学问的道路上,谁说我会遇到百种烦恼?我可以整天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然而,我知道即使有再多的困难和挑战,也挡不住我前进的脚步。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如何从失败中汲取力量。 译文:在学问的道路上,谁说我会遇到百种烦恼?我可以整天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然而
马首石诗 世俗亦知千里远,却将凡马被雕鞍。 何人欲识真龙种,好向岩头子细看。 注释:世人也都知道千里路遥,但却让普通的马套上华丽的马具。有谁想要了解真正的龙种,就请到岩石旁边仔细观察。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讥讽和批评。他借马来喻指那些外表华丽、实则平庸的事物,而真正的龙种则是那些拥有真才实学、内在品质优秀之人。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 左经臣:左经,即左光弼,字谏之,河中夏县人。观潮阁:在杭州城北的望海楼。招有只把清风占得公之句:指左光邺被朝廷征为宰相。清风:清风堂,在杭州城北的西泠桥畔,左光弼曾在此设宴招待友人,自号清风堂长。 周遮:指周宝。周宝(729—803),唐宪宗时人。事:侍奉。省净:指李德裕。李德裕(787—850),晚唐诗人、文学家。嫌:讨厌。赛过水晶盐:指宋徽宗赵佶所制的水晶盐,晶莹剔透,光彩照人
扰扰争棋局与筹,也知一著在前头。 终朝下手浑无处,为底无人问奕秋。 注释:纷纷扰扰地争夺棋盘上的棋子和筹码,你也知道下一着棋在何处。整天忙于下棋却找不到地方,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人去向弈秋请教。 赏析:这首《次江文韵》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棋局中的紧张气氛和棋手的智慧与策略。诗中“扰扰争棋局与筹”形象地描绘了棋局的繁忙与激烈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长空翳翳:描述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木落处:指树木已经凋零,暗示着季节已至秋季。 - 流水浑浑:形容河水流动的声音如同沙石碰撞一般清晰。 - 沙尽头:表示河流流到了沙滩的边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安得此身生羽翼: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飞翔的能力,自由自在地遨游天际。 - 眼中长见钓台秋:通过“眼中”一词
注释1:次江文韵是一首五言律诗。 译文1:请公早早泛虚舟,多少行人在渡头。看取清风起蘋末,片帆歘过五湖秋。 赏析1:这是一首描写水乡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渡口和秋风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其中“片帆歘过五湖秋”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帆影比作秋天的落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行水面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岭上的北边,无端地通向了抱关,岭旁就是旧家山。回头时试着寻找回家的路,就在行人的片刻之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北方到南方,经过温岭界上,回望家乡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例如“抱关”和“旧家山”,这些意象都与诗人的家乡有关。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在昭庆寺招请许景衡用餐后,一同登上白莲望湖楼泛舟。船过灵芝山时,许景衡稍作停留,眺望远方的孤山,并写下七绝句一首。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鸣琴之余暇即湖山,飞鹢传觞缥缈间。 只恐双凫朝帝所,不容长伴老人闲。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沈元鼎的邀请下,与许景衡共同游览西湖美景并泛舟湖上的一次经历。诗人在泛舟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宁静。他感叹自己能够与这样的美景相伴
【注释】重阳节(九九)日,我借马与诸友登高。 借来马匹登高,日已偏斜,山高林密,人烟断绝。 可怜秋意浓,无处可逃,只有登山,才能解脱。 登高无趣,令人失望,心绪烦闷。 【赏析】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在重阳节登高,但天气已经偏斜,山路艰险,他只好借马同行。 开头两句写自己登高所见。“借马”,即“乘舆”。据《晋书·王恭传》所载,王恭、殷仲堪、王国宝三人共登石头山,望淮中,叹曰:“大江横流,实为国家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