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衡
【注释】: 次韵戴人达游灵隐 春来几度过灵山,不觉穿林锦箨斑。 可是人间未炎热,冷泉终日自潺潺。 译文: 春天来了好几次路过灵山,不知不觉间穿过树林的嫩竹已经长出了斑驳的斑点。 只是人间还不曾炎热起来,清冷的泉水整天潺潺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戴人达游灵隐山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盼之情。 首句“春来几度过灵山”描绘了春天来临,人们多次经过灵山的情景
【注释】: 罗源护国院:在福州市闽侯县罗源镇。危簿:即《庐山高士传》。大类:很像。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因作:为之作。两绝句:指这首诗。石桥松径,入招提(寺庙),尽道,都说。分明是虎溪,说分明就是虎溪(在江西九江市)。却恨,很遗憾。归鞍太匆促,归马鞍子太仓促,不能月下听猿啼。月下,指夜晚的月光下;猿啼,猿猴的鸣叫声。 【赏析1】: 首联“石桥松径入招提”,写诗人来到庐山后
诗句原文为: 几年尘土客京华,梦到西湖佛子家。 今日扁舟还似梦,不知流落在天涯。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注释: 1. 「几年尘土客京华」 - 描述了诗人多年在京城的飘泊不定的生活。 2. 「梦到西湖佛子家」 - 诗人梦中回到了西湖的佛寺旁。 3. 「今日扁舟还似梦」 - 今天再次划船,感觉像是在做梦。 4. 「不知流落在天涯」 - 诗人感到自己的漂泊无定,仿佛流落他乡。 -
诗句原文: 雨过孤峰濯翠鬟,亭亭倒影夕阳间。 夷犹待看湖中月,可奈城门欲上关。 注释解释: - 雨过孤峰:形容雨后山峰更加清新美丽,犹如被洗涤一般。 - 濯翠鬟:指山石因雨水的洗涤而显得更加翠绿,如同洗去了发髻上的翠绿色发饰。 - 亭亭:形容山峰挺拔秀丽的样子。 - 夕阳间:在夕阳的映照下,景色显得格外迷人。 - 夷犹:犹豫,这里形容诗人对于观看湖中月亮的犹豫不决。 - 可奈:无可奈何
墨牛图 一牛动是万钱值,墨指一作何纷纶。 安得田家真有此,坐令四海无饥民。 注释: 墨牛图:以墨画牛的图画。 一牛:指一头牛,喻指农民。 动是万钱值:一动就是一万钱的价值。 墨指一作何纷纶:用墨来描绘一头牛,又是什么意思呢? 安得田家真有此:怎么能够有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呢? 坐令四海无饥民:他能使天下没有饥饿的人民。 赏析: 《墨牛图》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辛苦的诗歌,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注释: 1. 出处由来只一涂:墨牛图的来源只有一种,那就是用墨汁画的。 2. 区区分别欲何如:这种区分又有什么用呢? 3. 试看信手作毛角:试着看看信手画出的毛角是什么样子。 4. 绝胜当年陶隐居:这比当年的陶潜画得还要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墨牛图的赞美。他通过对比古代画家和现代画家的不同,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他的画作应该像自然一样
【注释】 1、横塘:地名,在浙江杭州西湖。 2、廉纤雨:春雨细密如丝。 3、残春料峭寒:形容春日的气候。
【注释】 ①行之:诗人的字。观画:指观看王维的《辋川图》。②溪山惨淡雪模糊:意思是说,画上是一片凄清荒凉的景象,连雪都显得朦胧不清。③扁舟:小船。④江湖:泛指广阔的水域。⑤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⑥妙手:形容绘画技艺高超。无:没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观王维《辋川图》后的即兴之作。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观画所见,后两句抒发自己的感受。前两句写观画所见:唤我来看画的人
【注解】 乙巳: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 五月:农历四月十五。古人以立春为岁首,至端午为夏至,至中秋为秋分,到冬至为冬始,因此以五月、八月、九月、十月为四季。此诗当作于淳熙二年(1175)五月一日,沈元鼎邀诗人赏荷花。 昭庆寺:在杭州西湖东南。 白莲:即白莲花。 望湖楼:位于西湖之滨,是观赏湖光山色的胜地。 灵芝:即芝兰,香草名,这里指荷花。 孤山:在杭州市西湖西北面。 【译文】
【注释】 蘋末:浮萍之末。浑无:完全被遮蔽。向晚风:傍晚的风。湖光湛湛:湖水波光闪烁,清澈如镜。磨青铜:磨砺青铜器。比喻水势浩渺,波涛汹涌。平生个处要如许:一生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就这些吗?许:通“须”,必须。尘垢:尘土和污泥。从今一洗空:从此以后可以摆脱一切污浊,心灵得到净化。 【赏析】 此诗为沈元鼎招饮所作,诗人泛舟湖上观景,感慨良多。首句写浮萍之末完全被风吹走,湖面波光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