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衡
【解析】 这是一首写于横塘寓所的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一赋流萤二十年”,意思是说,自己一生在宦海浮沉,像流萤一样飘泊不定,已经二十年了。“短篷还是未能眠”,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官至宰相,但仍然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心忧国事。“此生扰扰何为者”,意思是说,这一辈子东奔西走,奔波劳碌,到底为了什么呢?“寄语诸儿各勉旃”,意思是说,现在自己年事已高,应该嘱咐儿子们要努力干一番事业。
释义:白莲望湖楼的湖水与堤岸一样高,湖上翡翠般绿色的树木环绕如屏。我徒然凭阑远眺,想你教我在醉中清醒。 译文:白莲望湖楼的湖水与堤岸一样高,湖上翡翠般绿色的树木环绕如屏。我徒然(白白地)凭阑远眺,想你教我在醉中清醒。 注释:乙巳:唐肃宗干元元年(758),作者时年五十三岁。昭庆:地名,今杭州西湖。登白莲望湖楼:登上白莲望湖楼。徙倚阑:徒然倚着栏杆。聊寓目:徒然眺望。知公教我:想你教我。 赏析
注释: 乙巳年五月十八日,沈元鼎邀请我吃饭,一起登上昭庆寺的白莲望湖楼游览并泛舟过灵芝寺稍作休息,然后来到孤山下。 莲社群公的足迹已经陈迹,壁间的诗句依然清新动人。 湖光山色俯仰之间成古今,更值得我们留下自己的题词和诗篇来传颂后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描述了作者在沈元鼎的带领下游览西湖的经历。首句“莲社群公迹已陈”表明了沈元鼎与莲群公之间的深厚友情
第一首 东林尚未到罗源,闻说护国门最真。 亦有远公能好客,他年同作社中人。 注释:还没有去过东林寺,听说护国寺门前的景色最为真实。也有远公这样的高僧喜好交友,将来也一定能够像他在庐山一样与众人一起饮酒作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还未前往东林寺之前,听到别人说护国寺门前的景色最为真实,因此产生了对这座寺庙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在期待着自己未来能够像远公那样喜好交友,与众人一起饮酒作诗。 第二首
资福清轩 偶过清轩坐饷时,道人煮茗索题诗。 红尘六月门前路,疏雨泠泠滴小池。 注释:偶然路过清雅的书房坐下来休息一会儿,道士用茶招待我。夏天的尘埃和车马从门前经过,细细的雨点在小池塘中轻轻落下。 赏析:首句写自己到访清轩的缘由。次句写主人的热情接待,道人在煮茶时特意让作者留下墨宝,以作纪念,可见主人之热情好客。第三句描绘了夏日炎炎,尘土飞扬的景象。最后一句写诗人在清轩中静静品读着诗句
注释: 宿辩正:宿在辩论中,正道上,指辩论高手。 酒酣诗卷几赓酬,十载光阴一转头。 酒意正浓时,我拿起书卷准备与对手进行辩论。经过十年的较量,转眼间又到了新的回合。 休听空阶鸣夜雨,何郎双鬓不禁秋。 不要听这空荡的台阶上夜晚的雨声,我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对手的激烈辩论,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激烈的竞争。诗人以酒助兴,拿起书卷准备与对手进行辩论,展现了他的智慧和才华
寄邱觉 每欲扁舟老江海,不堪五斗尚尘埃。 烦君且觅天台纸,待取横塘居士来。 注释 1. 扁舟:小舟,小船。 2. 江海:泛指广阔的江河海洋。 3.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和名利的追逐。 4. 烦君:请你(代为)帮忙。 5. 天台纸:指一种质地细腻的纸张,常用于书写。 6. 横塘:地名,位于浙江绍兴,风景秀丽,是诗人隐居的地方。 7. 居士:旧时文人雅士的自称。 译文
【注释】 次韵张敏叔筠轩:次韵,即和诗。张敏叔,名不详。筠轩,是诗人的住所。 兰陵公子留题后:兰陵,地名,今属山东。兰陵公子,泛指有文采的才子。 野草闲花变四时:野草、闲花,指庭前的花草树木。四时,四季,春夏秋冬。 惟有此君犹好在:此君,指诗人自己。犹好在,仍保持好的品质,值得称道。 年年添得岁寒枝:岁寒,指严寒的冬天。岁寒枝,喻指高洁的品格或高尚的业绩,常比喻坚贞不屈的精神。 【赏析】
【注】:孔颜画像:指《二十四孝》中孔子、颜回的故事。 亭亭(zhēn):高大挺拔的样子。浑沦:浑厚广大,浑然天成。 蔼蔼(ǎn):形容云气蒸腾缭绕的样子。和风:温暖的春风。庆云:吉祥的云。 画手:绘画高手。 天未丧斯文:上天没有毁灭这个文化传统。(此句意指孔子、颜回这样的圣贤人物虽然已经去世,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依然存在并影响着后人。)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峰自成一体,浑厚广大,自然形成
注释:在净光寺老禅师的案几上,看到了吕洞宾。 今天是天涯海角相逢的时刻,今年海内又逢到吕洞宾啊。 我嘲笑自己顽钝,终究比不上吕洞宾,他迂远而阔大,我暗中自投其门。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吕洞宾是著名的道士和神仙,传说他曾遇仙于武当山。这首诗是作者在净光寺与吕洞宾邂逅后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吕洞宾的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