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衡
寄吴鄞县 吴地的郎君人物最雍容,不坠家声浙水东。 辇寺昔曾酬雪唱,道山今独倚秋风。 簿书又报三年满,樽俎何当一笑同。 卷尽暮云天更阔,放教醉眼送飞鸿。 注释: 1. 吴郎:指吴地的男子。人物最雍容:形容吴地的男子气度不凡,最为优雅。2. 不坠家声:不丧失家族的声誉。浙水东:浙水在吴地流经东部。3. 辇寺:指皇家的御苑或寺庙。酬雪唱:吟咏雪景的歌曲。4. 道山:道教中的名山。今独倚秋风
诗句释义 - 左崇见寄以郑虔张籍见况:左崇寄诗给作者,提到郑虔和张籍。郑虔和张籍是唐代著名诗人,左崇可能是他们的熟人或朋友。 - 忆向栖霞宫里宿:回忆起曾经在栖霞宫住宿的经历。 - 论文独喜子相过:独自喜欢与他们讨论诗文(子相可能是指的子厚,即张籍)。 - 酒酣尚觉初心在:酒喝到畅快淋漓的时候,仍然感觉到自己的初衷没有改变。 - 岁晚其如别思何:年纪大了,离别之情如何表达? - 官比广文还较冷
注释: 1. 先友相从古所惇:古代的友人相聚,这是被推崇的行为。 2. 杖藜当日喜盘桓:拿着拐杖在那一天很高兴。 3. 云泉何啻千年别:云和泉水相隔千年,这是多么远的距离啊! 4. 尘土长怀一笑欢:尘土中常常怀念着欢笑。 5. 但扫劳心身后事:只要扫掉心中忧虑的事就好了。 6. 何须天地掌中观:何必要掌握天地的规律呢? 7. 果容怜念如前约:如果你真的在乎我,就应该像以前一样。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寄薛克勤”,然后理解诗歌大意,再对诗歌进行赏析,一般从诗歌的手法、语言、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此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四点:一是理解诗句内容;二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是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四是把握诗歌主旨。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朋友间互相勉励的话。首联写自己虽才高但甘愿辅佐古诸侯
旧有诗寄左与言兼呈刘元礼今因寓此仍用前韵寄刘 东行长忆过新楼,衣彩题诗赠李舟。 千里尚歌公惠政,十年谁念我重游。 雨馀三洞云俱散,水落双溪月自留。 莫恋城南好泉石,斯民属意富民侯。 注释: 1. 东行长忆过新楼:回忆过去在东城新建的楼阁。 2. 衣彩题诗赠李舟:穿着彩色的衣服,为李舟写诗赠送。 3. 千里尚歌公惠政:在千里之外还歌颂您的恩惠和政治。 4. 十年谁念我重游:已经过了十年的时间
解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忆昨扬旌过水滨 - 回想起昨天我扬帆经过水边。 - 扬旌:扬起旗帜,通常指出征。 - 过水滨:经过水边。 2. 一樽灯火夜相亲 - 晚上我们一起举杯对饮,灯光下显得更加亲近。 - 一樽:一个酒壶或一杯酒。 - 灯火:灯光,此处指夜晚的照明。 - 夜相亲:在夜晚中彼此感到亲切和温暖。 3. 边城喜有笑谈顷 - 在边城我们喜欢聊天,有时甚至会大笑。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次韵张县丞贺三贡士》。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贡籍初登郡学生”: - 关键词解释: - 贡籍: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乡试(秀才科)并被地方官府录取为生员的名单。 - 郡学生:在古代,指的是由州郡选拔的学生,进入京师太学学习的生员。 - 诗句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第一次以贡生的资格进入太学的情景,意味着他开始了他的学业生涯。 2. “海隅草木也欣荣”: -
【注释】 寿春太守:指诗人的友人张敏叔。紫髯翁:指张敏叔,其人有紫色胡须。应为江山尽诗助:意思是说张敏叔是因看到江山之美才写下诗歌的。也待去为樽俎客,却怜身世尚漂蓬:意思是说诗人自己也像飘零无依的人,只能等待别人来款待他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和惜别之情。开头二句写张敏叔的为人和性格,接着二句写张敏叔作诗的原因。“簿书”三句写张敏叔作诗的内容和特点
【诗句释义】 1. 俗流指笑漫喧喧,好古初心自惘然:世俗的流言蜚语和人们的嘲笑声,让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2. 已分平生有书癖,况堪此日识碑颠:我已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更何况今天能认识这些石碑。 3. 万金尽散英豪外,千卷仍存六一编:许多珍贵的财物都被那些英雄豪杰挥霍掉了,但书籍却依然保存着。 4. 洗眼何时拂尘箧,待将点画较精研:等到我洗去眼睛尘埃,整理好尘封的书箱,我将重新审视这些书籍
翻译: 匆匆在候馆陪伴欢笑,离别已经几年。 冠盖从来都是天上的,书信难道不会寄给我吗? 也知道官员们多写诗句,但谁愿意为酒付钱? 最近常常查看任命名单,各位公卿都要飞黄腾达。 注释: - 《寄敏叔》(又名《送张继之赴广陵省亲》) - 匆忙:形容时间急迫。 - 候馆:指驿站、旅馆。 - 欢笑:快乐地交谈。 - 冠盖:指官吏的帽子和车盖。 - 由来:从来。 - 江边:这里指代家乡。 - 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