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襄
寒食日常州宴春园 宋词鉴赏与赏析 1. 诗词原文 曲池收雨静无尘,结客留连半月春。 洞里桃花青叶嫩,墙头杏火绿烟新。 风光冉冉非前日,物色依依似故人。 官满又归延阁去,忍将诗酒负佳辰。 2. 译文注释 曲池收雨静无尘:曲池在雨水后变得更加宁静和洁净,没有一点灰尘。 结客留连半月春:朋友们在这里逗留了整整一个春天,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洞里桃花青叶嫩:洞里的桃花开得正艳,青绿色的叶子也显得格外新鲜
【注释】和苏子瞻(苏轼)通判在告中闻余出郊以诗见寄:我与苏子瞻同在官署内,他听说我离开官署去郊游,就写了这首诗给我。 郊原绿意动游人,湖上晴波见跃鳞。 闲逐牙旗千骑远,暗惊梅萼万枝新。 寻僧每拂题诗壁,邀客仍将滤酒巾。 寄语文园何所苦,且来相伴一行春。 【赏析】此诗作于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是作者被贬黄州时写的一首赠别诗。首联写郊原春色的动人之处;颔联写湖上景色,暗含对友人的关切之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耻与笼禽饫稻泉”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愿被束缚在笼子中。"饫"意味着饱食,暗示了笼中的鸟无法享受到真正的自然食物和生活。 2. “满怀霜雪独萧然” - “霜雪”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萧然”则描绘了一个孤独、清高的形象。这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他的理想中的高尚品格。 3. “千年华表曾留语” - "华表"是中国古代一种装饰性建筑
注释: 楚客多年泽畔吟,文穷尤见用功深。 尺书屡贡宾王府,斗粟宁酬事道心。 长铗由来歌旧馆,鸣驺从此别中林。 寄言乡校青衿子,君去何人更嗣音。 译文: 楚地的客人多年在泽畔吟咏,尽管文章穷尽,但仍然努力钻研。 多次向朝廷进献奏章给宾客,即使只有一斗米,也要报答对道德的追求。 长铗(古代剑名)从过去就唱着关于故乡的歌,鸣珂(马鞭)从这里告别了那片森林。 告诉你家乡的学生和那些年轻的读书人,你离开后
白云深处一轩开,凤去也空折野梅。 山接九龙争夭矫,路盘千骑久徘徊。 烟岚翠入樽前滴,水石深从涧底来。 谁与忘机此栖息,笑看林鸟下生台。 接下来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白云深处一轩开 - 白云深处:描述了一个隐秘且宁静的环境,通常与高远和超脱相关联。 - 一轩开:意味着一个单独的小屋或者小亭子在白云之中展开。 赏析:这一句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清静和自在。 2.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风毛雨絮小园东,天幕低垂惨澹空。 - 解释:形容雪的轻柔和覆盖范围之广。 - 译文:小园的东边飘洒着如羽毛般的雪花,天地间仿佛低垂的帷幕笼罩整个空间,显得格外的寂静和凄美。 - 注释:风毛(像风一样飘动的雪花)雨絮(像雨一样的雪花) 2. 蘋浦万家云覆瓦,花蹊千树玉雕笼。 - 解释:描述了大雪如何覆盖了村庄和小径,如同被云层覆盖的瓦片。 - 译文:遍布于田间的小道旁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次韵李学士勾院海棠 幽芳宁贵俗人知,北省仙郎只自奇。 颜色定应西蜀品,馨香不减上林枝。 胭脂著雨深红日,葆发临风半白时。 几欲相从花下饮,许昌词藻愧难追。 译文注释 幽芳宁贵俗人知,北省仙郎只自奇。 颜色定应西蜀品,馨香不减上林枝。 胭脂著雨深红日,葆发临风半白时。 几欲相从花下饮,许昌词藻愧难追。 赏析 《次韵李学士勾院海棠》是宋代诗人陈襄的作品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和程大卿游升山 相逢不及荔枝期,况值千岩雪洒时。南国小棠偏去近,北山逋客独来迟。云中直有三清路,尘外都如一局棋。闻欲引泉添洗药,未应夺我凤凰池。 注释: 1. 相逢不及荔枝期,况值千岩雪洒时。 - “相逢不及荔枝期”:形容与某人相遇的时间太短,来不及好好相聚就结束了。 - “况值千岩雪洒时”:更令人遗憾的是,此时正值千岩被大雪覆盖,景色壮观。 2. 南国小棠偏去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蒲传正舍人清风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清白传芳奕世居,阆峰华阁峻凌虚。 - "清白"指的是清正廉洁的品质;"传芳奕世"表示这种品质世代相传,声誉远播;"阆峰"可能指的是四川的阆中,"华阁"则形容宏伟的楼阁;"峻凌虚"形容这座楼阁高耸入云,与自然融为一体。 2. 千金不买连城璧,万卷惟存旧宅书。 - "千金"和"连城璧"都是古代用来形容珍贵之物的词语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留题天游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 1. 谁榜天游向此轩,欲令幽隐味真篇。 注释:是谁在这里写下了“天游”这个主题,想要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幽静、隐秘的氛围和真正深刻的内涵。 2. 一心泯绝浑无计,万事撄宁付自然。 注释:一心想要摒弃杂念,但完全无法做到,只能顺其自然,让一切事物顺其自然。 3. 持钵随缘朝乞供,闭门扣寂夜安禅。 注释:拿着钵盂跟随缘分去乞讨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