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亭覆春云竹几竿: 春天的云在亭子上飘荡,竹有几根。 2. 未教无主客来看: 不让没有主人的客人来观赏。 3. 补林药起儒生俗: 竹林里的药物使文人俗气,当户驱回炎吏难。 4. 万卷昼帘清入幌: 万卷书籍的窗帘在白天透进房间,十年夜雨碧馀寒。 5. 元功可是谁忘得: 元勋之功难道被谁遗忘了吗? 6. 欲作秦箫和去鸾: 我打算弹奏秦地的箫声,让鸾鸟飞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二》。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烛痕长照泪痕乾,恳疏云归系母安。 - “烛痕长照泪痕乾”:蜡烛燃烧时留下的烛影和泪水干涸后的痕迹。这句话描绘了送别时的哀愁景象,表达了对泉斋先生的不舍之情。 - “恳疏云归系母安”:泉斋先生即将启程回家探望母亲。这里的“恳疏”指恳切的书信(奏章),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关切和牵挂。 万古纲常元有孝,几人风节肯无官。 -
初寒二首 其一 恶风酸鼻酿寒胎,败叶离披半覆台。 吟骨棱棱羸马钝,羁怀琐琐道邻开。 狐狸未取寻常备,桑落还须三百来。 路上絺儿真入画,郑公知是几时回。 注释: - “恶风酸鼻酿寒胎”:恶劣的风使得鼻腔感到不适,仿佛是在酝酿着寒冷的气息。 - “败叶离披半覆台”:落叶飘散散落在地面上,几乎覆盖了整个台阶。 - “吟骨棱棱羸马钝”:诗人骑着瘦弱的马艰难前行,仿佛连马骨都感觉到了寒意。 -
【诗句释义】 初寒二首 其二: 坐听风铎减于秋,寒到千门信欲留。 学士有怀支大厦,将军何意锡重裘。 冰川幻术谁争浴,雪窦吟高我欲雠。 南北气无愆伏候,莫教人苦说秦周。 【译文】 初寒二首其二: 坐在屋里听风铃声随着秋风渐渐减弱了,寒冷已经到来,千家万户都感到了寒冷的气息,似乎想要停留在这里。 学士心中有所思,想要支撑起这座宏伟的大厦,将军又为何在冬天里给士兵们赏赐厚重的衣物?
异乡难作故乡离,握手临岐更赋诗 夏良胜在《送邓驿宰之新会》中以“异乡难作故乡离,握手临岐更赋诗”起头,描绘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他感叹于身处异地的孤寂,又因即将与故人分别而感慨万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微妙而深刻的羁绊。 “归到江头方酒熟,行过岭表是瓜期”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这里的“酒熟”暗示着团聚的喜悦,而“瓜期”则可能寓意着新的希望和开始
【注释】: 1. 陌上垂杨:在郊外的路上。 2. 管别儿:用《诗经·小雅·采采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的“依依”和“管乐”来指送别之人。 3. 鸣雨:下雨的声音。 4. 垒(lěi)遍万郊:遍布各地的军营。 5. 江深五月:江南梅林盛开的季节。 6. 陈情事:向皇帝陈述自己的心情,即奏章。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儿子的一首劝勉诗
诗句释义: 1. 江东归梦看云时,两疏陈情总孝思。 2. 那更鲈鱼堪作脍,只缘衮职正缫丝。 3. 孤帆夜落潮声静,五鼎秋移菽水私。 4. 料得北堂非恤纬,手中纫线整朝衣。 翻译: 1. 在江东,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象时常让我想起家乡,无论多少次向朝廷进献意见,都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孝顺之心。 2. 更不用说鲈鱼这样的美味佳肴了,这主要是因为我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就像缫丝一样,必须专心致志地工作。
坐深华月冷侵裾,秋去人间我自知。 影射阴阳遭地隔,光摇星汉与天垂。 昨宵未到十分满,后夜却愁些子亏。 损益由来割昏晓,更于何处问元龟。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坐深华月冷侵裾”: - 字面意思:坐在深深的花月之下,感觉冷气直入衣角。 -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在深秋夜晚,独自感受寒冷和孤独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2. “影射阴阳遭地隔”: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爱日堂》。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婆娑椿树碍曦光,移向庐陵孝子堂。 - 婆娑:形容树的姿态优美,枝叶繁茂,此处指椿树。 - 椿树:一种常绿树木,象征长寿和吉祥。 - 曦光:阳光,这里指太阳。 - 移向:迁移,搬到的意思。 - 庐陵孝子堂:庐陵是指江西吉安地区,孝子堂则是指纪念孝顺儿子的祠堂,可能是黄庭坚为纪念自己的父亲而建。 第二句:白发侵寻蝇黍字
得乡茶有感 采摘茶叶满筐云,野味全凭水火匀。 千片碎分千里月,一囊收拾一年春。 玉川格局字字古,雀舌名头处处新。 洗手拆封如见面,却惊身是异乡人。 注释: 1. 摘来采采满筐云:形容采摘的茶叶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密集。 2. 野味全凭水火匀:指的是茶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水的浸泡和火的翻炒,使茶叶的味道均匀。 3. 千片碎分千里月:形容茶叶被切碎后,就像千里之外的月光一样明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