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椿树碍曦光,移向庐陵孝子堂。
白发侵寻蝇黍字,青山八十主宾觞。
祝词须到看桃实,益算从教与线长。
安得老人问消息,铭心未肯说存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爱日堂》。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婆娑椿树碍曦光,移向庐陵孝子堂。

  • 婆娑:形容树的姿态优美,枝叶繁茂,此处指椿树。
  • 椿树:一种常绿树木,象征长寿和吉祥。
  • 曦光:阳光,这里指太阳。
  • 移向:迁移,搬到的意思。
  • 庐陵孝子堂:庐陵是指江西吉安地区,孝子堂则是指纪念孝顺儿子的祠堂,可能是黄庭坚为纪念自己的父亲而建。

第二句:白发侵寻蝇黍字,青山八十主宾觞。

  •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也常用作比喻,表示岁月的痕迹。
  • 侵寻:逐渐地、不知不觉中。
  • 蝇黍字:苍蝇和蚂蚁在黍米上爬来爬去,形成的文字,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 青山八十主宾觞:八十岁的人,相当于古代的“寿星”,主人设宴招待他,称为“主宾”。

第三句:祝词须到看桃实,益算从教与线长。

  • 桃实:桃子成熟时,果实累累,常用来形容成果累累。
  • 益算从教:增益计算,教导他人。
  • 与线长:与某人的关系越来越长,这里指关系越来越亲密。

第四句:安得老人问消息,铭心未肯说存亡。

  • 消息:询问关于某人的情况或消息。
  • 铭心: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 存亡:生死,生存或死亡。
  • 安得:怎么能够。
  • 未肯:不愿意,不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孝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的椿树、白发、青山、桃实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