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鹄
【注释】 1. 夜爱(zài)云林:喜爱云林的幽美。 2. 寒天月里行:在寒冷的月光照耀下行走。 3. 青牛:指山中的老松树。 4. 白犬吠猿声:白狗叫声和猿叫交织在一起。 5. 一磬(qìn):古时寺庙中用以报时的乐器,用石头或木头制成,形似钟,击之则鸣。 6. 千灯:泛指灯火。 7. 峰客:指隐居山林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居生活的,表现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画卷。 诗句释义: 1.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 描述一个位于高处的小屋,这个小屋是冥想和修禅的地方。“禅定”指的是通过静坐来达到心灵平静的状态。“山容”可能是指远处连绵的山峰或自然景观。 2.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 诗人行走在一条孤独的山壁上,同时保持着斋戒,聆听远处传来的钟声。这里的“行道”可能意味着沿着山路行走,而“孤壁”则形容山壁的孤立无援
【注释】 姑:对年长而行为举止有礼的女性的称呼,泛指女子。不食:不吃。非关药:与吃药无关。天生:自然生成。仙:仙女。起拜:施礼拜谢。开田:耕种田地。无窟寻溪宿:在溪边没有住处。兼衣扫叶眠:穿着两件衣服睡在树叶上。剪刀钱:一种古代货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时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敬仰之情。 开头两句“不食非关药,天生是女仙。”写仙女不吃人世的饭
【注释】 题:题写。 树下:指寺庙。 禅师:佛教僧侣的尊称。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意思是说,长时间行走而心不定;在树下打坐,就像禅床一样。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意思是说,心寂静如止水,没有停留的地方;岁月一年又一年,自然地流逝。 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意思是说,昆虫和小蛇一起住在山涧里,草木一同经受着寒霜。 南人:指南方人。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东南。 旧房:指古寺。 赏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及语言。此类试题解答时,先通读全诗,从题材与主题、内容与情感、语言与风格等方面分析诗歌手法和艺术效果,然后逐句解读。最后,结合题目要求,概括出诗句大意,并结合诗歌的写作手法进行赏析。 “寄续尊师”是第一首绝句。诗人通过写景抒发对老师的怀念之情。 “得道任发白,亦逢城市游”,意思是说:修道人可以随意白发,也可以到城市去游玩。 “新经天上取,稀药洞中收”
注释: 寄家丹水边,归去种春田。 丹水:指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寄家丹水边,意即回家。归去种春田:回家种地。 白发无知己,空山又一年。 白发:指年老,也指诗人自己。无知己:没有知心的朋友。空山又一年:空山中度过一年的光景。 鹿裘长酒气,茅屋有茶烟。 鹿裘:皮衣。酒气:指酒的味道。茅屋:指简陋的房屋,用茅草盖成的。茶烟:指茶叶燃烧时发出的烟。 亦拟辞人世,何溪有瀑泉。 亦拟:打算、想要。辞人:文人
夜会李太守宅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䍠。 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注释: 1. 夜会李太守宅:晚上在李太守的宅子里聚会。 2. 郡斋常夜扫:郡府的书房里经常打扫得很干净。 3. 不卧独吟诗:不睡觉独自吟诵诗歌。 4. 把烛近幽客:拿着烛火靠近幽居的客人。 5. 升堂戴接䍠:走到大厅时戴上帽子。 6. 微风吹冻叶:微风轻轻吹过
【注释】 却忆:想起。东溪日:即东溪日暮。 鲁儒:春秋时鲁国的孔子(孔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鲁儒:指孔子。 僧房:寺庙里的客房。闲共宿:闲居共宿。 酒肆:酒店。醉相扶:醉后互相搀扶。 天畔双旌贵:天上有两颗星,是古代帝王的旌旗,这里借指显贵的人。 病客:指作者自己。病客孤:病中孤独。 春谷种桑榆:春天播种谷物,秋天收获桑叶,比喻勤劳。 【赏析】 《山中寄樊仆射》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五律诗
【注释】 寄韦钲:寄给韦钲。韦钲,名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懒成身病日:身体懒惰,成了一身的病态。 因醉卧多时:因为喝醉了酒,躺了很久才起来。 送客出溪少:客人要离开时,我送他出了小溪。 读书终卷迟:读了很长时间的书。 幽窗闻坠叶:在幽静的窗户下听到了树叶落下的声音。 晴景见游丝:晴朗的时候看到了飘动的游丝。 早晚来收药:早晚会来收取药材。 门前有紫芝:门前长满了紫色的灵芝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赠兰若僧 一身禅诵苦,洒扫古花宫。 静室门常闭,深萝月不通。 悬灯乔木上,鸣磬乱幡中。 附入高僧传,长称二远公。 注释: - 赠兰若僧:这首诗是给一位和尚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和尚生活简朴、心无杂念的赞赏。 - 一身禅诵苦:形容自己一心向佛,过着清苦的生活。 - 洒扫古花宫:指清理打扫寺院中的古代建筑和花木。 - 静室门常闭